近年来,学院相继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各类项目22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四十余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十项。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主持人 | 立项 年份 |
“老二代”的家庭代际挤压困境与社会支持策略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衡元元 | 2024 |
当代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赋能模式与治理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魏雷东 | 2023 |
职业女性“母职困境”的形成机制及消解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李欣欣 | 2023 |
基层治理中社会工作站的嵌合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杨威威 | 2023 |
农村家庭抚育一反哺模式的新动态及优化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翁堂梅 | 2022 |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海 龙 | 2021 |
家庭禀赋视角下生育困境与生育支持政策构建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薛 君 | 2021 |
低生育率背景下企业家庭友好实践建设及政府扶持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来宪伟 | 2021 |
组织回应对青年线上、线下公共参与的影响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孟利艳 | 2020 |
“法律孤儿”救助保护的行动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王君健 | 2020 |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三位一体供给体系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张晨寒 | 2020 |
中西部地区农村残障儿童家庭照料风险及政策支持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张长伟 | 2020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创伤产生机制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李 丹 | 2019 |
社会流动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张 行 | 2019 |
青年意识形态塑造机制与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高中建 | 2018 |
爱的代价:专业助人者的共情疲劳研究 |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 张 敏 | 2018 |
我国重大疾病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发展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纪文晓 | 2016 |
生育政策调整下目标人群的生育响应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薛 君 | 2016 |
新农保财政投入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海 龙 | 2015 |
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模式与生成路向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魏雷东 | 2013 |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受虐儿童保护体系的构建研究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张长伟 | 2013 |
“承认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循证研究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王君健 | 2013 |
我国“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建构和社会建设参与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高中建 | 2009 |
康养融合发展背景下老年人社会服务与健康管理 | 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 | 魏雷东 | 2022 |
推进我省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 海 龙 | 2022 |
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 纪文晓 | 2019 |
疫情常态化防控态势下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社会治理 | 河南省外国专家项目 | 魏雷东 | 2022 |
优势视角下同妻群体婚姻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 宋长慧 | 2023 |
计划生育实践中的身体养成:基于农村女性生育行为变迁的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 沈 洁 | 2019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创伤的小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 李 丹 | 2017 |
医学社会学视角下的“癌症村”现象研究一基于中原地区沙颖河和卫河流域的调查 |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 石方军 | 2015 |
现代性体验下少数民族传统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变迁 |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 李欣欣 | 2013 |
版权所有©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学院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东校区 联系电话:0373-3328859
豫ICP备:05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