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经中国社会学会批准,中国社会学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联合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志愿服务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分论坛。会议共分为四个单元,共有四十篇文章进行了精彩分享,中国社会学2025年学术研讨会暨志愿服务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论坛会议圆满结束。
7月5日下午第一单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田丰教授作开场致辞,对与会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提纲挈领地阐述了论坛主旨,迅速引导进入学术分享环节。十位发言人依次展示其研究成果,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涂斌教授与邵任薇教授进行专业点评,在充分肯定论文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为研究者进一步完善学术成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7月5日下午的第二单元,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君健教授主持。十位发言人分别从志愿服务中的弱势群体发展到国际化视野下的志愿服务发展进行了研究,也有从互联网出发,研究其对志愿服务的贡献,从小群体到大视野,对志愿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李磊讲师与王萌副教授对以上发言人发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评议,针对性地提出了各自的宝贵意见,为各位发言人完善论文提供了借鉴意义。
7月6日上午的第三单元,由广东外语外贸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胜主持,何雪松教授、黄晓星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对志愿服务的前景与未来研究等方向各抒己见,其中既有各自的创新之处也有共性。各位学者的发言也十分出彩,都将各自的专业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尝试跨学科研究,尝试多学科结合研究。
田丰教授对以上嘉宾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对以上嘉宾的观点进行了认同以及补充,明确了志愿服务之后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发展方向,认为此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徐盈艳教授对剩下五名学者的分享进行了评议,指出其优秀与不足之处。
在7月6日上午的第四单元,陈胜副教授继续主持,十位发言人依次进行分享,聚焦在农村、城市、社区社工站等空间领域内的志愿服务,从中寻找影响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志愿服务的价值意义以及志愿服务中的困境。以上学者的发言十分精彩,中山大学的周如南教授和河南师范大学的衡元元老师对其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此次会议的圆满结束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成功搭建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基本框架,为促进该领域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同时,在中国社会学年会2025年学术年会中,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参加年会并发言的师生近二十人,为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社会事业学院 闫雪、翁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