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张开翔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婷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李海东教授、湖南大学任天兵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5-03-29浏览:10设置

325-26日,应我院邀请,郑州大学张开翔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婷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李海东教授、湖南大学任天兵教授,为我院师生分别作题为“基因编辑生物传感”、“ 半导体增强拉曼分析”、“荧光染料分子设计与功能强化”和“大Stokes位移染料的开发与生物成像”线下学术报告,我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议。

张开翔教授以“基因编辑生物传感”为主题,以“基于CRISPR探针的基因单碱基差异原位成像分析”、“基于DNA纳米载体的线粒体靶向递送”、“术后植入水凝胶结合纳米探针检测肿瘤复发”为例详细讲解了其团队基于基因编辑发展的一系列技术策略。最后,张教授指出该领域的技术瓶颈,并提出了可能的对应对方案

郑婷婷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针对拉曼散射信号弱、选择性低、灵敏度低等问题,构建的一系列新的策略方法,如提出了能级匹配、异质结阻碍电子空穴复合、等离子诱导热电子转移的促进电荷转移的增强拉曼新方法;发展了分子特异识别、能级匹配和指纹峰三重识别的新策略,建立了疾病体外检测的高选择拉曼分析新方法;提出精确调控分子能级与指纹峰位置,实现疾病标志物的高通量同时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李海东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针对如何增强染料分子对肿瘤组织的精准识别、如何提高染料分子对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等问题,开发的系列创新机制,如利用染料结构分子结构和势能关系,调控分子内电荷转移,实现增强染料识别肿瘤组织的信噪比;基于电荷、辅助基团调控,通过激发态光诱导电子转移途径构建激发态双自由基构型染料,提高肿瘤的光免疫治疗效率;通过构建限域空间型光敏染料,强化活性氧利用率。

任天兵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针对现存荧光染料Stokes位移小,导致自吸收导致灵敏度下降、荧光淬灭等科学问题,基于分子工程手段,发展了系列增大荧光染料Stokes位移的策略,如非对称结构增大Stokes位移通用策略、增强电荷分离策略以及增强电荷分离策略等,发展了一系列大Stokes位移荧光染料,并实现高信背比生物成像。

报告结束后,张开翔教授郑婷婷教授、李海东教授、任天兵教授四位专家分别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袁婕

2025.03.29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