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富国

发布时间:2023-09-13    浏览次数:9767


一、个人简介

尉富国,山西夏县人,讲师,河南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秘书,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等。曾参与《济源娲皇谷旅游区总体规划》、《济源娲皇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南阳范蠡文化园旅游总体规划》、《焦作尚林国际文化旅游策划》等景区的旅游规划或策划的编制工作。


二、教育经历

1. 2002.9——2005.7 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法学硕士

2. 1998.9——2002.7 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三、主持科研项目

1.文化与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课题(编号:FY17002):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非遗保护策略与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7-2020(参与,结项)

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1JC034):河南省打造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路径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0(参与,结项)

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豫郑招2010-545号):休闲时代城市居民生态旅游需求实证研究,起止时间:2010-2011(参与,结项)

4.河南省文化与旅游厅课题(编号:20HNFYA08):中原区域神话的旅游产品化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0(主持,结项)

5.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编号:2019-ZZJH-133):精准扶贫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1(主持,结项)

6.河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2016-QN-0888):邵原创世神话群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起止时间:2014-2016(主持,结项)

7.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9-1055):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豫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0(主持,结项)

8.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5-870):中原特色民俗的文化生态及旅游应用研究,起止时间:2015-2016(主持,结项)

9.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3-126):旅游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起止时间:2013-2014(主持,结项)。

10.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2-1165):河南淮阳、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比较研究,起止时间:2012-2013(主持,结项)

11.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1-980):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起止时间:2011-2012(主持,结项)


四、发表学术论文

1.晋南民间礼馍的文化内涵初探[J].晋阳学刊,2004,2:14-16

2.传统村落的旅游扶贫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2022,3:34-35

3.淇县赵庄村旅游精准扶贫经验研究[J].山西农经,2022,2:81-83+102

4.河南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问题研究[J].平顶山学院,2009,2:35-38

5.伏羲陵庙会考察与旅游开发论略[J].沧桑,2009,6:45-46

6.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77-80

7.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广西的衣食住民俗[J].广西地方志,2004,1:59-62

8.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广西地方志,2005,2:58-61


五、出版专著与教材

1.余永霞等.中国民俗旅游(第二版)[M].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2.刘桂兰等.中原节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M].参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3.高照明等.中外民俗(第三版)[M].参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余永霞等.中国民俗旅游[M].参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史灵歌.餐饮管理[M].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六、荣誉及奖励

1. 2020年6月,获得河南师范大学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 2018年6月,获得河南师范大学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