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内涵,响应国家黄河重大战略号召,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生于6月23日至7月2日在河南省地理学会的组织下,联合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洛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共同成功举办了为期10天的2025年度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活动。这也是本院师生第二次参加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我院曹家元老师和22级地理科学二班的许想同学参加了本次实习。
本次实习是北京大学联合河南省地理学会开展的第二届联合实习。数日来,实习队伍的足迹跨越了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潼关、河南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开封、山东济南、东营等城市。先后参观了陕州地坑院、三门峡水库、函谷关、潼关、二里头夏都博物馆、云台山、三门峡水库、函谷关、潼关高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小浪底水利枢纽、云台山、桃花峪、花园口、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模型黄河”、焦裕禄干部学院、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河南大学地理工程小院、丰收馆、开封铁塔、黑岗口地上悬河、趵突泉、大明湖、黄河入海口、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实验站、东营港、胜利油田科技展馆、东营市高新区农业师范区等地,对沿线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生态和人文、经济等地理要素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探究交流,建立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的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综合实习突破了单一院校壁垒,七校师生一路同行,深度交流。考察途中组织了多场专题研讨会与座谈会,在聚焦黄河流域中游的水土流失、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以及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渍化等典型问题的基础之上,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活化、乡村振兴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思想碰撞。不同院校背景的师生分享视角、互补所长,极大拓宽了学术视野与实践认知。
此次联合实习是旅游学院深化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落实协同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与扎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地理科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