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号召,躬身践行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旅游学院“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的影响路径及其变化机制研究”团队师生一行,于7月1日至6日,圆满完成了首轮深入一线的实地调研。团队先后奔赴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范县、濮阳县及新乡市长垣市县区,扎实开展入户访谈与田野调查,取得初步成果,以实际行动上好了一堂行走的“思政实践课”。
紧扣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本次调研是旅游学院精心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时代意义。团队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核心战略,聚焦“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宗旨,将学术研究扎根于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深入一线调研,倾听基层声音。在为期六天的密集行程中,团队成员肩负使命,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克服酷暑,足迹遍及沿黄多个典型村镇(社区),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与当地普通农户及村镇(社区)干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成果丰硕,意义深远。本次“三下乡”首轮调研取得了扎实且多方面的成果。团队成功获取了一手详实问卷数据与深度访谈资料,为后续科学建模与量化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系统走访,团队深入了解了调研县(市)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政策实践、现实挑战以及基层群众的核心关切与迫切需求,精准把握了地方发展的脉络与痛点,深刻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最终要转化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激发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投身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初心。团队成员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省情、农情的认识,显著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生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号召。
团队负责人刘迪老师表示,首轮调研所获的丰富资料和深刻洞见,将为后续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之间的复杂关联提供关键支撑。团队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和严谨求实的作风,计划开展后续调研与深入分析,力争产出高质量、可转化的研究成果,为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沿岸农户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用青春智慧和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贡献力量。
(旅游学院 刘迪 潘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