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旅游学院三名青年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10


8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旅游学院余玉洋、张静怡、李冬花3位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C类)立项。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1

余玉洋

基于水供给服务供--需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C类)

2

张静怡

不同天气系统对河南中北部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C类)

3

李冬花

拼装体视角下线状主题旅游线路的构建过程、机制与路径

青年基金项目(C类)

余玉洋老师主持的《基于水供给服务供--需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该课题旨在将水供给服务流理论引入生态补偿研究,提出“水量-水质”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动态模型,实现对生态补偿标准的动态量化和精准评估,并形成基于博弈协商的差异化生态补偿机制。该研究成果对推动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构建跨流域协同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张静怡老师主持的《不同天气系统对河南中北部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天气系统与气象水文过程密切相关,降水稳定同位素作为气象过程的记录仪与水文循环的指示器,在不同天气系统研究中独具优势。该项目直接将天气系统与降水稳定同位素相联系,在研究极其薄弱的河南中北部探究不同天气系统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及差异,并揭示其影响机制。其研究成果可为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揭示天气系统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李冬花老师主持的《拼装体视角下线状主题旅游线路的构建过程、机制与路径》:项目以揭示线状主题旅游线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为目标,从拼装体视角总结线状主题旅游线路构建发展的实践方案和有效路径,为线状主题旅游线路的建设推进提供经验支撑,推动中国线状主题旅游线路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独立开展创新研究的重要平台,以其学术高标准和激烈竞争著称。此次三位教师同时获批,既是他们个人学术能力的体现,也反映了旅游学院近年来在科研队伍建设、学科交叉平台搭建以及创新研究氛围营造方面取得的成效。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通过开展基金过程化管理、推动高水平学术会议召开、加强“引进来”与“走出去”及开展国内外合作等多项措施,持续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为实现学院科研创新力不断增高持续发力。

(旅游学院 贾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