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学院师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9月27日上午,应旅游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杜清运教授莅临我院,在学院一楼综合教研室作题为《地理信息科学基础学科范式》的专题学术讲座。副院长王二红主持会议,学院师生20余人参加交流。
讲座伊始,王二红代表学院对杜清运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杜教授在地理信息领域的杰出学术贡献和重要科研地位。讲座中,杜教授紧扣“地理信息科学基础学科范式”主题,围绕科学的空间尺度分异、地理学的特征、信息科学的特征、观测与信息以及走向地理信息科学等五个方面展开阐释。他指出,空间尺度是理解地理现象规律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地理学的综合性与空间性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而信息科学的计算和建模手段则为地理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他结合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深入分析了空间数据观测与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地理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其在跨学科融合、智能化应用及复杂系统模拟中的广阔前景。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示,为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科研思考提供了有益启发。讲座后,杜教授对学院青年教师的基金申报书进行一对一深入论证,从选题、逻辑搭建、方法选取等方面给予了建设性完善指导。
最后,王二红作总结发言。她代表学院对杜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此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深化了对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解,也为我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师生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开拓科研思路,积极探索学术前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
专家简介
杜清运,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数字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理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新媒体地图、移动地理计算等。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奖20余项,发表国际杂志论文70余篇,其他论文200多篇。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担任国际制图协会(ICA)高精地图委员会主席,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
(旅游学院 文/贾蒙蒙 张甲升 图/陈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