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晚,“琢玉太行”(研究生学术沙龙)第五十五期在旅游学院三楼行知大讲堂举办,线上同步进行,李伟老师与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沙龙由吴孔森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张甲升同学以《多源土地利用产品一致性评价——以祁连山为例》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在土地利用数据整合与验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在祁连山这类生态敏感区域,多源遥感土地利用产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到生态评估与土地变化监测的科学性。研究综合运用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从像元数值一致性、空间分布格局一致性以及类别混淆机制三个层面,揭示了不同产品在祁连山地区的吻合程度与分歧来源。该研究为区域土地数据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方法论支持,也为生态模型参数本地化提供了依据。
随后,裴育同学以《传统村落游客真实性感知对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皇城村为例》为题,分享了其在旅游地理与游客行为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客体真实性、存在真实性等维度对游客满意度与口碑传播意愿的驱动路径,并借助质性访谈进一步揭示了地方依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该研究不仅拓展了真实性理论的本土化阐释,也为传统村落旅游的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老师对两项研究的选题价值与实证严谨性给予了积极评价,并就研究框架的整合性、变量控制的精细度以及结果外推的边界条件等提出了中肯建议。现场研究生围绕“数据产品选择的标准”“游客真实性是否具有文化特异性”等议题踊跃提问,汇报人一一作出回应。
本次沙龙在严谨而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作为旅游学院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术沙龙已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将持续激发创新思维,为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旅游学院 文/李颜颜 李晨阳 图/刘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