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激发学院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国家级项目申报质量,10 月 14 日下午,旅游学院于一楼综合教研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交流分享会。本次会议特邀学院王二红老师担任主讲,为全院教师们呈现了一场真诚而深刻的分享。学院20余位教师参会。
会上,王二红老师以其历年来申报项目的题目演变为主线,深度剖析了社科基金选题的来源与打磨过程。她展示了自己从早期较为宽泛、视角缺乏聚焦的选题模式,到后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文旅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理论视角愈发独特的题目变化轨迹。王老师指出,优秀的选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不断的文献阅读、实践观察与学术反思中逐步“生长”出来的。她强调,选题的打磨是一个“收束”与“聚焦”的过程,需要敏锐地捕捉真问题、新现象,并敢于自我否定、不断修正,直至形成一个切入点小、研究价值高、个人积累厚的“锋利”选题,这是获得立项的关键基石。大家纷纷表示,从王老师的分享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与前行的力量,深刻认识到高水平科研工作需要沉心静气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此次会议有效营造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科研氛围,必将对旅游学院后续的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励更多教师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争创佳绩。旅游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科研指导与学术交流,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旅游学院 文/贾蒙蒙 康旭 图/张甲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