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地理与旅游学院举行“琢玉太行”第五十七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10

1026日晚,“琢玉太行”(研究生学术沙龙)第五十七期在地理与旅游学院三楼行知大讲堂举办,线上同步进行,翟洲燕老师与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沙龙由张静怡老师主持。

首先,张倩倩同学以《地域文化赋能乡村生活质量提升进展研究—以禹州市槐树湾村为例》为题,她将目光投向地域文化与乡村生活质量的关联,以禹州市槐树湾村为研究样本,探索地域文化赋能乡村生活质量提升的进展。她深入挖掘槐树湾村的地域文化内涵,分析其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生活质量提升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与可行策略。随后,李唐富同学以《耦合关系视角下水-能源-粮食协同关系研究—以伊洛河流域为例》为题,从耦合关系视角切入,聚焦伊洛河流域的水、能源、粮食系统,深入探究三者间的协同关系。他通过对伊洛河流域这一典型区域的分析,为破解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协调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为流域内及相似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最后,与会老师对两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导向给予了高度认可。她们指出,两项研究分别从“软文化赋能”与“硬资源协同”维度,展现了农村发展专业学子扎根田野、问题导向的科研素养,既为乡村发展实践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学科交叉研究树立了典范。现场研究生围绕“地域文化赋能乡村生活质量的量化评估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水-能源-粮食耦合研究中指标权重如何科学分配以提升结论普适性”等议题踊跃提问。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锻炼学术思维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地理与旅游学院 文/李颜颜 文金月 李晨阳 图/刘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