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邢永忠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DuplicationofanupstreamsilencerofFZPincreasesgrainyieldinrice(FZP上游沉默子的复制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报告。学院师生代表共二百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中,邢永忠指出FZP是水稻穗发育的重要基因,它的功能缺失导致穗分枝大幅增多,但是没有颖花产生,因此自然界不存在功能缺失的FZP材料。他表示,通过图位克隆发现FZP上游存在18bp的片段复制,该片段能被转录抑制子OsBZR1结合,从而调控下游基因FZP的表达水平,FZP表达水平高低决定了每穗粒数的多少,直接决定水稻产量,单株最高增产幅度可达50%左右。报告会后,邢永忠就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邢永忠,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负责人,《遗传》和ScientificReports杂志编委。(生命科学学院李晓波刘晨晨)
    2017-12-24
  • 12月20日下午,应法学院邀请,西北政法大学何柏生教授在模拟法庭作了题为“罗马故事与罗马法”的学术报告。法学院师生200余人聆听报告会。讲座由罗马的历史发展脉络展开,何柏生首先讲述了罗马法的背景、发展和意义。他指出,发源于“七丘之城”的古罗马,恶劣的环境和落后的农业造就了罗马人坚韧、勇敢、忠诚、纪律、荣誉等性格特点,这更为罗马日后的开疆扩土、法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对比分析了罗马的政体(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大会)和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罗马侵略别国后的同化政策与其他民族侵略后的民族压迫政策,罗马法上的举证责任与当今中西方举证责任。通过与古希腊雅典比较,他指出罗马人口迅速发展离不开公民权的开放。接着,何柏生重点讲述了罗马强盛的历史因素,详细论述了政体、教育、法律、公共建设以及基督教等对罗马的重大影响,并深入解释了为什么罗马法能够延续至今。整场报告中,何柏生不时地穿插一些极富趣味性的小故事,引发了在场全体师生对罗马法的浓厚兴趣。最后,他强调,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学的渊源,是现代世界法律推理和原则的宝库,值得我国学者深入学习与借鉴。何柏生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博得了现场阵阵
    2017-12-22
  • 12月20日下午,《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副主编王雅丽应邀,在图书馆九楼会议室作了题为“图书情报文献学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的讲座。全校从事图书情报工作人员60余人参加讲座。王雅丽首先对《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基本情况与特色向大家做了介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是以图书馆学研究为主,强调学术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三个相结合的原则,贴近现实,贴近工作,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尽力捕捉有关图书馆行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及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和发展动态。王雅丽分别讲解了结合实例讲述图情专业论文写作的选题要点、选题策略,以及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投稿应注意的问题等图情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为了给大家提供更为广泛的投稿空间,王雅丽还对其他图书情报学杂志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推荐了延伸阅读材料。讲座结束后,王雅丽回答了馆员们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鼓励馆员保持信心积极投稿。(图书馆贺科伟)
    2017-12-21
  • 12月18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李长栓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翻译是发现和再现真相的过程”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共百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李长栓结合翻译实例指出,翻译是理解、表达和取舍的过程,并深入分析了理解、表达以及取舍的不同标准。由此提出,翻译真相在于文字,但文字本身不代表真相,翻译真相只有一个,即有所取舍,调查得出。最后,李长栓针对翻译错误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即翻译要遵循英汉写作规律,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译者要有读者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讲座结束后,李长栓与在场部分师生结合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外国语学院陈淑芬王凡瑜)
    2017-12-20
  • 12月16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法国佩皮尼昂大学NicolasPEYPOCH教授在外国语学院CommonRoom作了题为“基于文化视阈下的中法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报告。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聆听了报告。PEYPOCH讲述了19世纪后半叶欧洲旅游活动兴起,旅游业开始繁荣的背景与发展过程,并通过讲解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学者、专家对旅游管理、旅游市场、旅游心理、旅游经济的研究成果,使同学们对旅游经济学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最后,他总结了国际旅游的现状,对旅游统计、旅游业经营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讲座结束后,PEYPOCH对与会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外国语学院田春雨)
    2017-12-18
  • 12月16日下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辛向阳研究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作了题为“深刻把握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的学术报告。兄弟院校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校部分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辛向阳从十九大报告精神出发,以五个故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中国梦的内涵与特征,并从历史基础、当今现实等方面重点讲解了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关系。他以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论证和生动的讲述使在座师生在深入理解四个伟大的同时,也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报告开始前,副校长马治军向辛向阳颁发了我校兼职教授聘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莹)
    2017-12-18
  • 12月15日上午,应商学院的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宗宪教授在商院楼119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实施前瞻战略风险管控”的学术报告。商学院骨干教师和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本次报告。冯宗宪的讲座以“一带一路”的背景为切入点,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未来目标方向、“一路”战略国家风险评估四个方面展开讲授。冯宗宪介绍了丝绸之路、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他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阐述了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接着他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引擎,经济形势良好,但也存在内忧外患,指出中国所处的形势与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冯宗宪通过举例中国高铁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和国际复杂的贸易环境,强调了“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对我国对外和平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发展的愿景以及未来道路上所确定的目标方向,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十九大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讲座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冯宗宪授耐心地解答,全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商学院张勤勤张舒雅)
    2017-12-18
  • 12月15日,应商学院邀请,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经济学教授PeypochNicolas在商学院二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EfficiencyAnalysisintourismEconomics”的学术报告。商学院各级骨干教师及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PeypochNicolas以CRESEM(EA7397)研究小组“集团经济的管理领域和绩效考核决定效率”理论为切入点,逐步探讨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效益最大化的权衡点问题,提出了“旅游经济引领效益增长”社会发展理论。他运用“基本生产微观经济学”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旅游经济运转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以及运转效率进行分析,建立“CCRandBCCDEA模型”并举出“Anumericalexample”证明观点的合理性。在一个关于Giannoni和Peypoch的论文研究案例中他强调到,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了解旅游发展趋向、明确效益目标、做好旅游业市场数据分析是推动旅游经济稳健发展的前提。Peypoch的报告,将最新的经济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实际发展趋势中,深入浅出,具有很好的理论学习及思想借鉴意义。讲学结束后,商学院骨
    2017-12-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