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5月14日下午,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的邀请,《国际论坛》编辑部主任张颖教授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国际问题研究的论文写作与国际问题学术期刊的学术定位》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报告由研究院院长席来旺教授主持。张颖介绍了《国际论坛》的创办历史、宗旨以及主要栏目。针对期刊现状,她对投稿、审稿、给作者反馈的过程及选稿的导向性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还介绍了一些为扩大《国际论坛》影响力而举办的学术会议,以及参与的国际问题研究学术工作坊。在报告互动环节,针对教师与学生的提问,张颖都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回答。席来旺总结表示,张颖的报告使大家对国际问题论文的写作技巧、投稿策略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研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马文韬)
    2021-05-17
  • 5月13日上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禹勇教授在计科楼217会议厅以“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协议设计”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院长刘栋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学院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为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范例。区块链由于其众多优点而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禹勇在会议上介绍了区块链的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讲述了区块链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包括可监管的密码货币、去中心化的自统计电子投票。最后,现场展示了禹勇团队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票系统。报告结束后,禹勇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解答和深入交流,在场师生受益匪浅。专家简介:禹勇,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密码学会理事,Computer Standards Interfaces、Soft Computing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200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公钥密码、区块链与数字金融、云计算安全。在IEEE
    2021-05-15
  • 4月28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中叶教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在崇智楼503室作题为“河南粮食‘三链’同构的路径与策略”的学术讲座。学院专业教师代表、相关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海龙主持。孙中叶结合新时代粮食安全政策,介绍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阐述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她从降低国外风险、加快国内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控制力和谋求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论述了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向,并强调河南省在双循环背景下应协调好“三链”问题,努力发展小麦经济,打造豫麦名片。讲座结束后,孙中叶与在场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孙中叶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与专业教师就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申报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她介绍了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立项状况,强调后期资助项目要高度重视选题,注重问题意识、整体意识、模块支撑意识与关联意识,切实做到项目的有效性论证。(社会事业学院 王晓雅/文王琼琼/图)
    2021-05-14
  • 5月10日上午,应我校水产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显伟教授在水产学院202会议室作了题为“甲壳动物免疫效应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的学术报告。水产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计80余人聆听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党委书记孔祥会主持。王显伟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在克氏原鳌虾中发现一种全新的抗菌肽nAMP,该抗菌肽的广谱抗菌活性为蛋白渔药的开发提供了基础;(2)发现了调控对虾肠道菌群的关键分子CTL33。未来可以利用该分子构建健康的对虾肠道菌群;(3)在对虾中发现一种全新类干扰素分子Vago,该分子与ML1和Ficolin等可溶性小分子均有作为抗病毒效应分子的应用潜力。报告会后,王显伟教授与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座成员积极发言、热烈讨论。专家简介:王显伟,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水产动物免疫机制研究,以甲壳类为对象,发现了其应对细菌及病毒性病原的多种新机制和新分子。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Pathog、J Immunol和J Virol等期刊。(水产学院 朱雷)
    2021-05-13
  • 5月12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德普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从中美冲突看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线上专题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百余人参与,报告会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马德普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切入点,论述中美冲突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冲突。他首先阐述了西方人信奉普世价值的原因及价值多元论的内容,并从普遍主义的含义中探究“归纳式”和“演绎式”前路所面临的困境。接着,马德普分析了普世价值论者的误区以及西方普世价值的双重标准,认为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权并不具有普世性和合理性,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失灵。最后,他强调坚持普世价值的思维方式会陷入一种悖论,终会遭到普遍主义的反噬。报告尾声,马德普就学院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李洪河总结指出,马德普教授对普世价值的研究分析,使广大师生对西方普世价值及其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与会人员启发深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梁月桂刘书晴)
    2021-05-13
  • 5月12日,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在学院楼217会议厅以“6G天地一体化服务计算”为题作学术报告。学院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讲座。学院院长刘栋主持会议。会议上,王尚广对6G核心网认知服务化架构研究进行探索,介绍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弱认知、低算力、全场景)和解决思路(云/端核心网、卫星边缘计算、计算与通信置换等)。他汇报了研制的6G核心网认知服务化架构在轨实验验证,以及5G核心网星载部署,卫星在轨计算任务动态卸载、云边AI在轨协同推理等。报告结束后,王尚广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包括:服务计算、移动边缘计算、5/6G核心网、分布式AI系统、空天网络计算等;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担任IEEE DataCom2021/CLOUD2020/SAGC2020/EDGE2018/ICFCE
    2021-05-13
  • 5月12日,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浙江大学邓水光教授在学院217会议厅作了题为“移动服务计算”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此次学术活动。院长刘栋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上,邓水光结合自身在移动服务计算领域多年的研究经历,讲述了移动服务计算的最新进展对社会各方面的推动。在报告会上,邓水光从服务计算的概念和发展谈起,着重介绍和展望了移动服务计算的研究问题,并就移动边缘计算中的应用部署、服务缓存、计算卸载等问题展开讨论。报告会结束后,邓水光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帮助师生对移动服务计算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专家简介:邓水光,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 E T Fellow,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IEEE TCSVC Rising Star、微软学者、中国高被引学者 等荣誉称号。担任IEEE Trans. on Services Computing、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KAIS)、Computing (Springer)、IET Cyber
    2021-05-13
  • 5月9日上午,应物理学院邀请,兰州大学于福升教授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以“粲物理的十年黄金发展期”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教师、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并聆听了讲座。于福升教授回顾了粲夸克、粲强子的发现,以及粲物理的研究情况,结合自己在粲物理领域10多年的研究经历,讲述了实验最新进展对粲物理理论研究的需求和推动,粲强子衰变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从粲介子弱衰变过程中寻找CP破缺、中性D介子混合等研究的突破口,以及对物理信念的努力追求和执着坚守,最终研究结果得到实验验证,被国际同行得到广泛认可的过程,展望了粲物理的未来研究方向。报告会尾声,于福升教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交流,使师生对国际上粲物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报告之前,于福升教授还和学科组的教师就共同关心的当前粒子物理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专家简介:于福升,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之后到兰州大学任教至今,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甘肃省教育厅“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长期从事粲物理和重味物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甘肃省
    2021-05-1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