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6月8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中心研究员毕效军来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曹俊杰主持。毕效军作了题为“AMS-02观测结果和我国空间实验的科学预期”的学术报告。他针对国际空间站的AMS-02实验,详细介绍了AMS-02的观测结果,并运用物理学原理对相关结果进行了解释,对暗物质信号的限制因素进行了简单说明。之后,他简要介绍了我国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来寻找暗物质信号的基本情况,以及“悟空”现阶段的观测结果。报告会结束后,毕效军就相关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周海静刘宁)
    2017-06-09
  • 6月7日上午,教育学院邀请我校98届校友、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心想在田家炳楼812报告厅举办学术讲座。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骨干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海智主持。陈心想以“走出乡土--中国社会转型新阶段”为主题,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走出乡土,转型的“松绑”过程。陈心想提到,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挣脱“土地”和“地缘”上的束缚提供了外部条件,知识资本的可流动性、高学历和高等教育扩招加速了知识型社会的形成,职业地位流动为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提供了内部动力。二是中国社会转型新阶段--“大重组”时代。陈心想总结出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特征,即城市群和大都市的崛起,知识阶层地理分布更为集中、财富更为聚拢,区域差别加剧。三是在“大重组”的社会中教育和文化意义。他认为,知识对社会地位的决定作用正在快速提升,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学习,并保持终身学习。讲座结束后,陈心想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教育学院朱珂)
    2017-06-09
  • 6月6日晚,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齐沪扬应邀在外国语学院CommonRoom作了题为“语言资源和语言规范”的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几十余人聆听了讲座。齐沪扬提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语言资源”是新时代语言规划学的重要概念,对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有重大意义。他通过以色列的希伯来语、马来西亚等国的廖内-柔佛语等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语言的资源价值。齐沪扬针对我国的语言资源状况和语言规范,讨论了语言政策和现状、语言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信息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需要进行的调查和修订及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结合讲座内容与齐沪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齐沪扬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外国语学院陈淑芬董琪)
    2017-06-08
  • 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崔慕岳教授来我校讲学6月6日下午,图书馆邀请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崔慕岳教授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高校图书馆与阅读推广使命”的学术讲座。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及图书馆全体职工8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图书馆馆长苏全有主持。崔慕岳作为著名素质教育专家,结合自身多年的管理、育人经验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产品是高素质、有教养的文明人,并提出在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崔慕岳就经典阅读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他结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分别从经典的来源、标准,经典对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作用等方面讲解。崔慕岳说到,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化地标,积极融入“全民阅读”战略至关重要,要与时俱进,建设智慧型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互动交流环节,崔慕岳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图书馆马洪良)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崔波研究馆员来我校讲学6月6日下午,河南省高等学校图
    2017-06-07
  • 6月5日下午,应美术学院邀请,著名油画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段正渠教授在美术学院三楼多媒体报告厅作了题为“行走西北——段正渠的艺术世界”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巍主持。在报告中,段正渠通过西北写生、采风来探讨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创作经验。他以自己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为线索,对1980以来中国表现性油画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介绍当代纸本绘画的情况,就如何在纸本作品中表现出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进行研究探讨,强调个人感受和画面精神的重要性。讲座中,段正渠展示了大量的创作和写生的图片,表达了自己对西北地区的独特情怀,反映出画家专注于探索西部人文、自然在画作中的体现。会后,段正渠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美术学院王冰珂刘洽东)
    2017-06-07
  • 6月4日上午,社会事业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宁教授在我校东校区模拟法庭举办以“个案研究法中的几个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社会事业学院、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骨干教师及百余名学子共同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副院长张晨寒主持。王宁立足于自身多年丰富的研究经验及研究成果,以“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个案研究结论外推的逻辑”为切入点,就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细致讲解。在介绍个案研究法的定义时,他从个案研究的“适用领域、种类选择、学术意义、与定量研究的对比和关系”等方面对个案研究的整体情况展开了论述,加深了在场同学们对个案研究法的理解。对四种个案研究问题的设计进行分类解答时,王宁强调,证伪性研究的意义在于被无数此次证伪以后依然成立的理论,会越来越逼近真理。而对于运用性研究问题,一定要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选择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谈及个案选择时,他表示个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代表性,并以研究民工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例,表示选择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民工群体进行研究更具扩散性,有利于提高研究效率。讲座知识点系统、丰富,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契合鲜活的实践。在互动交流环节中,王宁对在
    2017-06-06
  • 兰州大学刘玉孝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6月4日上午,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玉孝教授到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北楼C103举行。理论物理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学院李然博士主持。刘玉孝作了题为“多标量场膜世界的线性涨落”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Kaluza-Klein理论、大额外维的Randall-Sundrum模型、f(R)膜世界模型等额外维理论模型,具体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厚膜及薄膜模型的构建工作和多标量场膜世界模型中标量场、矢量场、及引力场线性涨落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报告结束后,刘玉孝教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师生提出的关于大额外维的实验探测等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李然刘宁)湖南师范大学宋善炎教授来我校讲学6月3日晚,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湖南中学物理》杂志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宋善炎教授来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专业
    2017-06-06
  • 6月2日下午,应我校商学院邀请,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占仓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架构与推进对策”的学术报告。张占仓从“河南发展跨上新的历史起点”“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三区一群’战略架构”和“建设经济强省的推进对策”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河南建设经济强省所面临的问题,并详细剖析了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与发展设想。他指出,河南在自身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从“明确并坚持对外的开放性战略”“发挥好郑州国际航空枢纽作用”到“建设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提出并步步完善,这些都是河南在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无畏探索的结果。张占仓指出,“三区一群”战略构架是河南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支柱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建设实践的行动导向,是深化组织改革的伟大创举。针对经济建设推进对策,他强调要重视自由经济贸易,加大自由贸易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省内外经济往来的发展环境。最后,张占仓强调,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提升“双创”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河南经济建设势必会向稳、快、好的方向发展。(商学院王亚鑫赵宾宾)
    2017-06-0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