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11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李铭敬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玄奘故事在日本古典文艺中的传承与接受”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刘国兵教授主持。李铭敬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文献在日本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述,对日本古代文艺中所收录的玄奘西行故事的征引、叙述和传承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解,并分析了这些故事被征引与传承流变的特征。李铭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知识盛宴。讲座后,李铭敬对与会师生的提问作出了详细解答。(外国语学院陈淑芬孙士超)
    2016-11-14
  • 11月10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做客商学院学术沙龙,作了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题讲座。商学院院长任太增代表商学院对于黄祖辉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讲座致辞。讲座从“我国经济形势与供求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认识当前农业供给侧的改革”“改革以来我国农业供给侧三次重大调整与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的启示与问题实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的思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的重点”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通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供给侧的三次重大结构调整与改革,黄祖辉认为,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的思路,要重点突出改革推动和战略性结构调整;不仅要将政府行政推动和改革推动有机结合,而且要将现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三去、一降、一补”策略与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讲座后,黄祖辉和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耐心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商学院余杰赵宾宾)
    2016-11-14
  • 11月8日下午,应图书馆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教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为图书馆“博学讲坛”第七期作了题为“儒家学派形成期的孟学述要”的学术报告。全校各学院师生三百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石军红主持。张奇伟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历史缘起与发展过程,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揭示了儒学的真精神,剖析了孟学的发展过程及内在机制,考察了孟子学说对个体道德修养同社会价值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展示了儒学思想的特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孟子学说与传统文化的概述和思想考察,力图为现代中国人建立文化认同,寻求价值理想的家园,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报告会上,张奇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耐心解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会前,我校副校长马治军亲切会见了张奇伟。(图书馆贺科伟)
    2016-11-14
  • 11月9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在东教C楼模拟法庭做了一场题为“新阶段、新经济与中原崛起之路”的报告。商学院骨干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两百余名聆听了本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由商学院副院长乔俊峰主持。耿斋明分别从“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从全球奇迹到中国困惑”“从新阶段来认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从新阶段来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原崛起也要探索新路径”四个方面解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及促进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他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应以2008年为界限,前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奇迹增长阶段,2008年以后经济发展中的VUL问题争论不断,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既要保证GDP持续增长又要进行结构调整的两难之境。耿斋明分析了旧阶段我国经济特点与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矛盾,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增长源由资源开发转向资源创新。耿斋明还从中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亮点入手,详细阐释实现中原经济崛起的着力点。报告会后,耿斋明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商学院余杰张勤勤)
    2016-11-11
  • 11月10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兴隆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轩小朋主持。吴兴隆以新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作了题为“锂/钠离子电池中关键材料性能提升新方法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基于对新能源电池材料的思考,吴兴隆介绍了提高磷酸铁锂的几种策略,如何在实验室内实现研究思路以及最终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新型能源材料,他以钠离子电池为例,详细讲述了通过氧原子的桥连成功实现Sb纳米颗粒的钠离子存储方法。结合东北师范大学所在地长春的特色,吴兴隆课题组从硅藻土出发,成功实现纳米硅的合成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报告会结束后,吴兴隆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化学化工学院刘起胜李苞)
    2016-11-10
  • 11月3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际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药物化学著名期刊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主编、美国密歇根大学王少萌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主持。王少萌作了题为“Targe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forNewCancerTherapeutics:FromImpossibletoReality”的学术报告。他从SmacAVPIPeptide切入,介绍了如何进行多肽小分子结构改造,从而设计合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临床先导化合物。王少萌详细讲解了靶向MDM2抑制剂新药的设计研究过程,即以多手性螺环氧化吲哚作为核心骨架,通过一系列结构设计,包括在吡咯环上引入环己基防止其消旋化,从而合成了具有更好生物利用度、更好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MDM2抑制剂。王少萌还阐释了含螺环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可逆性开环-闭环出现的不同异构体的现象及其对活性的影响。会后,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王少萌一一进行了解答。(化学化工学院刘起胜谢明胜)
    2016-11-07
  • 11月4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复旦大学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洋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主持。王洋从药物化学基本研究策略出发,作了题为“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化学研究策略与实例”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基于生物电子等排体策略的DCK类似物的研究工作,并讲解了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原理、具有生物电子等排性的基团以及其在DCK类似物研究中的应用。王洋详细介绍了拼合原理及在丹参素-H2S供体结合物中的具体应用,并讲述了基于有机方法学的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方面的研究,即如何在手性二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方法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内外活性及药代动力学方面进行研究。报告会结束后,王洋还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化学化工学院刘起胜谢明胜)
    2016-11-07
  • 10月28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魏钟鸣研究员到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曹俊杰主持。魏钟鸣作了题为“MoS2二维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的学术报告,讲述了自2004年二维石墨烯材料被成功制备以来,二维材料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阐述了研究组近年来围绕二维MoS2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器件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就二维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器件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报告会上,魏钟鸣与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夏从新刘宁)
    2016-11-0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