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6月2日下午,应物理学院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吴孝松作题为“贝里曲率相关的新型霍尔和磁电阻效应”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会议。吴孝松系统阐述了贝里曲率和贝里相位对固体材料物性的作用,并分别从(a)贝里曲率和贝里相位的物理含义(b)V5S8中的面内霍尔效应(c)外尔半金属Co3Sn2S2中的反对称磁电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几种贝里曲率导致的新颖量子输运效应的研究进展。报告会结束后,吴孝松与物理学院教师以及学生就贝里曲率相关的新型霍尔和磁电阻效应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吴孝松,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低维电子体系在低温强磁场下的量子输运行为的实验研究,并探索对这些行为进行量子调控的手段。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拓扑材料、二维磁性材料,以及二维超导材料中的新奇量子输运性质。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PRL、Nature Commun.、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7000余次。(物理学院 安义鹏 张浩兴)
    2022-06-02
  • 5月28日-30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邀请,中山大学姚正安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王术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琚强昌研究员和华东理工大学姬超教授等四位专家作客牧野格致系列讲座,线上为我院师生以及省内外十余所高校作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等共五十余人参加本次系列讲座。姚正安作了“支持远程病理诊断的数学方法和系统实现”的学术报告,介绍应用数学、统计和人工智能方法等探讨病理微环境的转变机制,阐述新的远程诊断的数据压缩、网络安全传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方法,并深入讲解数学理论与应用数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关键作用。他的报告有助于拓展与会师生对于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数学人的鉴赏力和自信心。王术在线上为我院师生作“航空发动机中的非线性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叶片振动力学中的一些数学模型。基于振动弹性力学中已有的旋转薄壁梁、板或壳的叶片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航空发动机叶盘叶片装置几何结构和跨音速流场中的高转速实际应用特征,王术提出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非线性流固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学分析。之后他介绍近期获得的关于不可压流体与四
    2022-06-01
  • 5月30日,应教育学部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教授在线上作了题为《重构中国教师的专业学习》的学术报告。学部部分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等二百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报告。报告由教育学部副部长朱珂主持。徐晓东教授提出“好老师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的疑问,并从历史脉络介绍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视域下好老师的相关研究,提出用教师专业学习取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他从专家进课堂名师工作坊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学助教”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现象为本的课例研究三个方面,提倡教师从教学实践与事实中学习。报告会后,徐晓东教授就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相关问题与在线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简介:徐晓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广东省、广州市基础教育百千万工程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委、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从事学习和技术支持学与教的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教师学习(及专业发展)、创意教学、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学部 梁云真 张晓阳)
    2022-06-01
  • 5月30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Nucleotide-based signaling molecules for plant immunity”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柴继杰以植物的免疫系统PTI和ETI引入,详细讲解了TIR蛋白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阐释了由TIR蛋白催化产生的小分子pRib-AMP、pRib-ADP、ADPr-ATP、di-ADPR通过诱导相关蛋白构象变化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机制。 报告结束后,柴继杰就TIR蛋白的多功能酶活性、TIR蛋白的寡聚状态和堆积方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等话题同参会师生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本次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开阔了广大师生的科研视野。专家简介:柴继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年至200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施一公教授;2004年至2009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至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7年至今德国马普植物遗传与育
    2022-05-31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河北工业大学刘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于5月30日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作了题为《A primal-dual interior-point relaxation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grams》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50余人参加。内点法(Interior-Point Methods (IPM))主要用于求解非凸且带有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在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刘新为回顾和总结了原始对偶内点方法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内点法的基本思想,内点法和序列二次规(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接着详细介绍了他在原始对偶内点方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类非线性规划的原始对偶内点松弛方法》,最后介绍了算法复杂度等后续研究问题。通过此次讲座,与会人员从更深层次认识和理解了非线性优化算法和内点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要瞄准问题关键,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此次讲座拓宽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讲座结束后,与会
    2022-05-31
  • 5月29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家杰青、北京大学教授张文雄以线上方式作了题为“白磷选择性断键直接合成有机膦”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化学北楼S601会议室举行,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线上线下参与此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中,张文雄从有机膦化合物的重要性以及其传统制备路线需要经白磷氯化,同时释放大量盐酸,存在严重的效率,安全和环境问题出发,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白磷直接、高效、高选择性合成有机膦化合物。这个避开氯化的新方法有望发展成新一代“无氯”磷化学化工合成关键技术,并为推动我国磷化学工业的变革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报告结束后,张文雄和与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张文雄,湖南宁乡人,现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导师:宋礼成院士);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2-2004年,导师:席振峰院士)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2004-2007年,导师:侯召民教授)做博士后研究;2007-2020年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所工作,历任副教授(2007年)、教授(201
    2022-05-30
  • 5月29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石在线上为我院师生作了“Quantum algorithms for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的学术报告。校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等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报告会议。金石介绍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PDE)是建模科学中重要问题的关键,但它们的计算成本很高,并且易受到维数灾难的影响。由于量子算法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解决维数灾难的潜力,一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量子算法已经被开发出来。然而,它们基本上要么是弱非线性的,只在短时间内有效,要么没有量子优势。研究构建了基于水平集的非线性Hamilton-Jacobi和标量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新量子算法,这些算法可以在各种临界数值参数上发挥量子优势,甚至可以计算任意非线性的物理可观测值,并且在时间上全局有效。这些偏微分方程在许多应用中都很重要,如最优控制、机器学习、薛定谔方程的半经典极限、平均场对策等。专家简介:金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学院讲席教授。他同时担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科学工程计算重点
    2022-05-30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钟柳强于5月27日下午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作了题目为《二阶椭圆偏微分方程有限元离散系统的两水平求解方》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两水平方法是有效提交计算效率的方法之一。钟柳强针对二阶椭圆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离散系统,简要介绍了对离散系统进行求解的经典两水平方法的发展背景,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他介绍了第二类两水平方法提出的背景,以及其在减少计算自由度方面的优势。钟柳强阐述了其在改进的两水平方法及迭代两水平方法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钟柳强的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其在两水平方法方面研究的系统性工作,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协调和非协调有限元离散系统的两水平方法的认识,提高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眼界,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向。讲座结束后,钟柳强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对两水平方法最新的发展进行交流讨论。专家简介:钟柳强,华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中的多水平法的设计分析、自适应有限元法理论及其应用。曾获得第14届国际数值分析-- Leslie Fox 奖、第14届美国
    2022-05-2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