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为塑造典型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11月23日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文昌楼102室举行本科生表彰大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代表、部分本科生参加。学院副书记张瑾宣读了学院关于本次表彰大会的决定,获奖学生依次上台领取证书,并与领导老师合影留念。学院院长李洪河做总结发言,他从学生成长发展着眼,提出将学院精心培育和学生勤学善思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并对学生提出保有创新精神、奋斗姿态、家国情怀三点要求,希望政管学子中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力量。大会旨在表彰2020-2021学年表现突出的在校本科生,设立“学习之星”“综合之星”等7个奖项,共表彰先进学生一百余人。本次表彰大会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的契机,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助力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文韬 于晓甜)
    2021-11-24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风建设任务,传承师大的优良学风,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近日,软件学院开展了“感恩促学风 家书报亲情”主题教育活动,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和全体新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学院针对新生在新校区可能出现的思乡和不适应等情绪,设计开展了“一封家书送亲情”活动,学生将对自己的思考、对父母的感恩、对未来的期待写入寄给父母的家书中。本次活动为学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供了平台,激励着学院学子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知恩、感恩,做到心中有温暖,学习有动力。针对学生学业任务较重、日常课业较多的特殊性,结合平原湖校区的实际特点,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专业晚自习活动。按照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有序开展专业学习、高数答疑、英语学习等班级或小组学习讨论,积极推进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致力于让学生真正爱上晚自习,实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转变。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生中持续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注重体验式、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变化,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风建设,构建人才培养长效化机制。(软件学院 张汪洋)
    2021-11-24
  • 11月22日中午,由文学院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组织举办的“1+1”导航工程汇报会在文学院报告厅召开,各年级辅导员及全体导航员参加会议。十位导航员代表就一个月的导航工作进行汇报总结,从“导航员是什么样的人”“导航员应该如何做”“党站工作教会我什么”三个方面依次进行发言。2019级刘恩妤分享了自己导航工作的心路历程,就如何与学妹们从学姐变成知交与朋友,怎样引领学妹们逐渐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进行发言。参会同学纷纷表示,一定会坚定理想信念,紧密联系广大同学的生活实际,把导航员工作做得更加出色。“1+1”导航工程旨在对新生进行思想引领、朋辈帮扶,是文学院优秀学风的独特呈现,有利于学院的学生管理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文学院 司马梦佳 万红平)
    2021-11-23
  • 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闻摄影专场培训11月20日上午,我校“校媒成长计划”系列培训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党委宣传部原图文采编科科长刘海燕作“新闻摄影常见问题解决”专场培训。融媒体中心及各单位摄影工作学生骨干近二百人参加培训,培训由党委宣传部综合科科长李建华主持。刘海燕主要围绕“曝光不足或过高”“拍摄角度差、构图不新颖”“人物表情抓拍不到位”“拍摄现场要素多、环境乱”“风景照卫生环境差”这五个摄影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她认为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在于对数码相机的熟练操作,平时主动“摸”相机、对相机功能不断熟悉,在会议或活动现场有助于更好地拍摄出满意的照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经验,她建议要提前熟悉场景布局,针对不同场景的实际情况对曝光、构图、角度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要提前熟悉会议流程,以便更好地把握拍摄时机。本次培训针将有助于摄影学生骨干解决日常拍摄工作难题、学习相关拍摄技巧,从而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学校宣传工作服务。(大学生记者王思琪)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媒体工作专场培训11月20日下午,我校“校媒成长计划”融媒体中心专题系列培训——新媒体工作专场培训在勤政楼
    2021-11-22
  • 11月21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在东校区实训楼前举行“牢记百年峥嵘路,强国有我砥砺行”第五届彩色健跑暨第四届“国际青年汇”开幕式。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和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在庄严的校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小勇致辞,希望同学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展现青春风采,预祝国教院第五届彩色健跑暨第四届“国际青年汇”系列活动圆满成功。院党总支副书记白丽对彩色健跑规则、安全注意事项和“国际青年汇”相关子活动进行说明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在礼花声中,选手们身穿白色T恤衫,在领跑员的带领下,按照规定路线向前奔跑,在奔跑过程中互相挥洒彩粉。健跑结束后,全体人员身着留有绚丽色彩的T恤衫,在展板上签名并合影。第五届彩色健跑暨第四届“国际青年汇”旨在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以青年人独特的青春活力向党献礼,在奋斗中释放国教学子特有的青春激情。(国际教育学院张子涵/文)
    2021-11-22
  • 近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高若婷指导学生团队创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品《拒绝emo 收获快乐》成功上线腾讯视频。该作品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别具特色的地方方言和温馨生动的生活片段,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emo”现象进行支招、解困,旨在通过创新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常见心理问题调适方法。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师生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辅导员带领学生团队历时一周对作品进行主题遴选、素材搜集、剧本打磨、拍摄剪辑以及上线申请等工作,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多次指导,为作品的成功创作与发布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节奏明快、贴近实际,该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学生关注与好评。该作品的创作与上线,创新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方法和形式,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对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以及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附:《拒绝emo 收获快乐》网址链接https://v.qq.com/x/page/h331002fzry.html(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高若婷 李一凡)
    2021-11-22
  • 为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留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国际教育学院于11月19日特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为留学生做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来自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赵扬对留学生们表示慰问,希望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针对目前疫情形势状况,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小勇叮嘱留学生要以优良的心理品质战胜疫情、战胜困难、提升自我,做知华、爱华、友华的文化交流使者。参与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靳琳的带领下,从“认识接龙”“无家可归”“建立团体契约”“我的自画像”“天生我才”“祝福告别”等六个环节参与了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此次活动有利于留学生们对自我进行更深的了解,积极地肯定自我的优点和潜能,有利于有效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高抗压能力,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充实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国际教育学院 赵换方 张曼玉)
    2021-11-22
  • 11月21日,法学院赴新乡市辉县市柳湾村开展志愿普法活动。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普法志愿者共同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以“普法宣传进乡村,送典下乡暖民心”为主题,深入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为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志愿服务队在柳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普法宣传服务点,发放民法典及法律宣传页,主动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专业、暖心的法律援助,努力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诉求。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充分运用其所学专业知识,为村民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关于签订演艺合同的注意事项、工伤认定年龄范围等相关法律问题,并及时记录来访者信息,以便后续回访工作的开展。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活,并为贫困户送上慰问物资。此次志愿普法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了法律知识在基层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对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法学院陈宇翔王灵灵)
    2021-11-2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