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4月19日下午,郑州市惠济区教育系统教育管理干部后备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田家炳819教室举行开班仪式。惠济区教育局及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部培训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教育学部副部长肖广军主持。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翟炎杰代表学校对惠济区教育局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谢,对参加培训学习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情况。他强调了学校针对本次培训项目科学设置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并从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加强经验分享等方面对学员们提出了明确的希望。惠济区教育局专职副书记赵渭侠充分肯定了我校设计的培训方案和前期准备工作,她强调了此次培育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求学员们要主动带头学、严格要求学、结合实际学,为惠济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教育学部卫培培作为授课教师进行简短发言。郑州市惠济区65名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后备人才将在我校接受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学校将围绕惠济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需求,开展探究式、参与式、体验式的培训,实现学员们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继续教育学院 宋明明 教育学部 卫培培)
    2021-04-20
  • 近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来到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魏德忠老先生的家里,进行口述史专题采访,听魏老先生讲述当年拍摄红旗渠过程中的传奇故事。“坐火车到安阳、又坐汽车到林县,接着骑自行车、乘骡马车跟随修渠大军上太行山,与修渠的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魏老先生回忆道,“当我看到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艰辛的场面,内心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就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在与魏老先生交流时,我们可以看出,老先生对当年红旗渠拍摄历程中的一点一滴都记忆犹新,他的生动讲述让实践调研团在场的每位成员都深切感受到,在那个艰苦的时代,劳动人民为了能改善自己的家园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红旗渠修了10年,魏德忠就拍了10年。从每一寸渠岸到每一个具有艰难标志的施工点,从每一个令人心动的细节到每一处纪念碑式的建筑,魏老先生都用镜头把那些动人的瞬间定格,成为永恒的、鲜活的历史见证。翻看着自己历时十年整理出版的《红旗渠》画册历史珍藏版样稿,他的脸上有如洒着金色的阳光。十年壮志山河动,一片丹心日月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巍巍
    2021-04-20
  • 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教师〔2020〕358号)文件精神,和学校对光山县教育帮扶的实施方案要求,4月18日,化学化工学院原副院长赵春霞、“光山县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玉荣教授以及5名专家团队成员,到光山县就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指导会在光山县实验小学多功能会议室举行,光山县教育体育局驻村第一书记佘运峰、师训股戴晓春和名师工作室、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工作室核心成员200余人参加会议。专家团队成员做了专题报告,对名师工作室的团队组建、主题凝练、模式创新、活动设计等进行深入指导。光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作了经验分享、课例展示、同课异构和研讨交流。刘玉荣对本次活动总结发言,对各工作室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就接下来工作提出要求,并对项目收尾阶段,成果如何凝练、材料如何形成等进行详细指导。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教育厅启动了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
    2021-04-20
  • 为深化落实产教融合战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十四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4月中旬以来,软件学院以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结合点,以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提升为落脚点,结合学院实际,深入产业一线,走进青年学生,扎实推动生产性实训相关工作。4月9日至16日,学院相关负责人赴苏州、成都、北京走访企业调研,就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项目对接等事宜进行洽谈。在苏州工业园区,学院一行走访了高达计算机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天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学院代表与成都上程数据公司、优易数据公司、寻道科技公司、论之道科技公司、智荟信息科技公司、顶策科技公司、北京并行科技公司等进行交流洽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学院代表走访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色曙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易智时代数字科技、职力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师大办学历史、学院发展概况、产教融合模式改革与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情况。校企双方围绕信息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动态、人才需求深入开展交流,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达成了共识
    2021-04-19
  • 为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增强就业意识,充分做好就业前准备,4月19日上午,文学院邀请2001届优秀校友、安阳市殷都区正一中学校长李恒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二十年语文教师之路”的讲座。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年级专兼职辅导员及2018级师范专业学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颜勇主持。讲座伊始,李恒简要讲述了从师大毕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历程,并从入职竞争力为切入口,讲述了在应试、面试时的技巧。他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教学——《陈情表》为例,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围绕“教什么、如何教”为到场师生展示了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李恒从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建议师范生要多读书,读好书,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切实增强自身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李恒耐心细致的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并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机会,不断的提高自己,增强自身在职场的竞争力。“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本次讲座有助于学生通过优秀校友这面镜子,对照自身,反思、感悟、践行志存高远的优秀品质。以此为契机,学院学子接续奋斗,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不负青
    2021-04-19
  •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硕士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4月16日下午,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分别在学院二楼、四楼会议室同时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玉芳出席会议。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五所高校的省内外专家、学科带头人莅临指导。学院领导班子,六个硕士专业主要负责人、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参加会议。刘玉芳强调,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居于顶层设计地位,要通过方案修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规范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希望各位专家能从现代发展和面向未来的角度,为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学科建设多提出建设性或指导性建议,指出学院应多学多问多请教,推动研究生各专业适应新形势,找准发展定位,形成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方向凝练,从而带动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全面发展。论证会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农村发展、MBA等硕士专业主要负责人依次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以及修订工作的重点和困难之处。与会专家明确指出目前学院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修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会人员也围绕把握数字经济等前沿风
    2021-04-19
  • 为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帮扶工作,4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平顶山学院举行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副院长余保刚,副院长曲嘉,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效武,副院长王培文,以及双方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李效武和蒋占峰分别致辞,双方表示希望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集体备课会以“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为主题,分为教师代表教学展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交流三个环节。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叶延转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冯思淇分别就“量变质变规律”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进行了专题教学展示。叶延转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实验等方式,让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冯思淇采用故事叙事和学理分析式教学,通过讲述红旗渠精神,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以及先进社会意识的积极反作用。蒋占峰和吴少伟分别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课件制作等方面,对两位教师的
    2021-04-19
  • 4月15日至4月16日,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在小店校区田径运动场举办第九届运动会。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学院党政领导出席,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坐。开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朱进主持。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高举着国旗和新联学院院旗的国旗护卫队、彩旗方队进入开幕式会场。各院系各专业代表队依次从主席台前走过,他们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体现了新联学子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新联学院院长张长伟致开幕词,他指出,2021年在党的领导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全体运动员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敢于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全体师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练出强健体魄,练出“精气神”,为学院接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裁判员代表申环、运动员代表王钦灿分别代表全体裁判员、运动员宣誓。本届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开展了20个田径竞技项目和10个趣味混合团体项目比赛,有1100余名学生运动员,120余名教职工运动员参加比赛。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勇争先、挥洒汗水,在争分夺秒中不断超越自己,在锐意拼搏中挑战极限,充分展示了学院师生的青春与活力,表现了
    2021-04-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