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应我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解绶启研究员做客“范蠡学术讲堂”作学术报告。我院8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孔祥会教授主持。
缪炜研究员以“多彩的原生生物世界”为题作报告。他回顾了原生生物的发现与命名史,指出原生生物具有极高的多样性,是真核生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原生生物既是人类及畜禽、水产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也是互利共生的“好伙伴”,更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因此开展原生生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原生生物基因组数据仍存在较大空白,其研究团队发起了“The 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P10K)”,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种质资源库和遗传资源库,围绕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生态与生物互作)及遗传资源(有性生殖、细胞运动、有毒金属转化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解绶启研究员以“不同食性水产动物的摄食、代谢与调控”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水产品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国民健康的重要“蓝色食物”,中国在全球水产养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水产养殖对饲料提出更高要求,面临原料、成本、环境、低碳和品质等多重压力。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繁多,但在营养学研究方面投入不足,系统性的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仍显薄弱。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对环境的适应,其营养特征与食性密切相关。围绕这一思路,他从不同食性鱼类的营养需求差异、代谢调控差异以及动物进化地位与饲料利用关系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
两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详实、视野开阔,拓宽了师生的学术思路,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并与专家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