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明确学习目标、规划未来发展,水产学院于2025年9月19日至9月24日组织了三场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报告。副院长李学军、张建新,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系主任王磊分别围绕学科前景、人才培养与专业认知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为新生开启大学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9月19日晚,王磊老师在东教3楼模拟法庭以《水产之我见我思我想》为主题,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历,从“水产是否是好专业”“上大学的意义”“生物技术在水产中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展开分享。他通过展示近五年研究生学术成果与毕业去向,生动展现了水产学科的发展潜力与就业前景,鼓励新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努力永远不晚”。王磊还介绍了智慧渔业、现代化养殖模式等行业前沿动态,强调水产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激励同学们树立专业自信,积极投身水产事业。
9月22日晚,李学军老师在新554教学楼303教室以《鱼你相遇》为题,用“我从哪里来?我在哪儿?我要往哪去?”三个问题,生动形象地带领新生认识水产学科的起源与发展。他从鱼类的演化历程讲起,引申至水产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与地域特色,并介绍了河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渔业资源。李学军通过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学院在保研、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优异成绩,指出“读书是通往未来的重要路径”,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国际视野,成为“有水一样品格”的复合型人才。
9月24日晚,张建新老师在新554教学楼203教室围绕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系统解读,详细介绍了水产养殖学-智慧渔业方向及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与发展路径。他强调,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认证为导向、以五育融合为原则,构建了“通识+专业+实践+双创”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张建新还就学业规划、推免政策、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说明,鼓励新生尽早确立目标,主动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具有“三农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水产人才。
三场报告内容环环相扣,既有专业启蒙,也有生涯导航,更有制度保障,全面覆盖了新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入学教育对水产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水产学院 姜智涵 孙素花/文 蒋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