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 书传统文化,传千年薪火。为推广和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11月29日,2019河南省汉字大赛大学组决赛在信阳学院举行。来自54个高校、320余名选手进入2019河南省汉字大赛大学组决赛。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并在个人排位赛中荣获大学组亚军。其中,李嘉兴勇夺大学组亚军。决赛阶段分为互联网组、小学组、初中组、大学组四个组别。比赛考查内容涉及多方面知识,包括易错字、形近词、古典名著、地名、人名、口头语、方言词、古语词等多种类型的词汇,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同学们学习汉字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底蕴。河南省汉字大赛自2016年开始举办,迄今已经成功举办4届。河南省汉字大赛是河南省教育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一项重要举措。汉字大赛的举办,有利于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语委 李波 文学院 程梦真)
    2019-12-02
  • 11月30日,我校师生走进32150部队慰问演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为部队官兵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盛宴。演出在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中拉开序幕,点燃热情氛围。随后,师生表演了充满异域风情的维族舞《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活力的啦啦操和柔美的古典舞《九儿》、快板《兵》《河南赞歌》尽显军人的责任担当又不失风趣幽默,赢得台下官兵的共鸣,拉进了大家的距离。歌曲《我的太阳》浑厚大气,更是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男女二重唱《大鱼》梦幻唯美;豫剧《穆桂英挂帅》巾帼不让须眉;唢呐二重奏《拉呱》尽显浓浓的地方风味、京歌《我是中国人》四大唱腔演绎,铿锵有力,唱出中华儿女的豪迈之气;跆拳道表演通过品势和高难度的技术展示,散发无穷的魅力,一招一式舒展豪放、洒脱自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大家目不暇接,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在场官兵的热烈掌声。当歌伴舞《共筑中国梦》音乐响起,歌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台下的官兵个个都精神抖擞,伴随着有力的节奏,涌动的是每一个人跳动的中国心。不忘初心铸芳华,牢记使命谱新章,军民共筑中国梦。此次文艺汇演由我校演出队员自编自导自
    2019-12-02
  • 时 间:2019年12月5日(周四)8:30-12:00地 点:勤政楼校长办公室111室接访领导:党委常委 副校长 李雪山 接待对象: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教职工、学生注意事项:请来访者填写《河南师范大学校领导接待日预约登记表》,提前至少2个工作日连同相关书面材料送至勤政楼109室,电话:3325081,并发送电子邮件至president@htu.edu.cn,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接待。没有预约的来访当日不予接待,随后安排。附件:河南师范大学校领导接待日预约表.docx中共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办公室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2019年12月2日
    2019-12-02
  •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弘扬传统文化,12月1日,我校教授李雪山在《光明日报》发表《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一文。李雪山指出,甲骨文作为现存最早自成体系的汉字,自1899年被发现后,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之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甲骨文的重要性:一是自成体系、绵延不断。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二是记载历史、传承智慧。甲骨文记载了商周特别是商代晚期的史事,内容异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可谓无所不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甲骨文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甲骨文反映当时医学成就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此外,还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记载。所有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三是实证商周、探寻夏朝。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曾受到怀疑。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古史辨”派学者开始质疑夏代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夏商周历史的材料很少。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
    2019-12-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