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7月18日晚上,外国语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2020级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工作推进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和2020级全体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国兵首先对2020级全体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加入外国语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就外国语学院办学情况、研究生招生、师资队伍等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他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一是要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暑期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学习,高质量修完课程学分;二是建议大家加强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三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工作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尽早确定选题,处理好日常工作与研修学习、教学实践与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争取按期完成毕业论文早日毕业。随后,研究生工作秘书肖俊林就新学期选课、教育硕士培养及日常管理等作了详细介绍,并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此次教学工作推进会的召开,让外国语学院2020级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学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们合理规划研究生期间学习生活提供了建议和参考,为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外国语学院 肖俊林
    2020-07-19
  • 为更好的贯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育学院积极响应校学生资助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7月15日至7月17日,学院开展了由全体政工干部参与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特殊学生的家访送温暖活动。走访前夕,学院召开暑期家访专题会议,成立暑期家访小组,强调家访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各年级辅导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关注建档立卡、孤儿、特困等家庭学生,仔细甄别上报家访对象,确定家访学生名单,针对外省和部分家中无人的学生,采取视频慰问,力争做到应访尽访、不落一人。7月15日早上六点半,家访小组成员,从新乡出发,前往鹤壁、焦作、洛阳、驻马店等地,展开家访活动。烈日炎炎,大雨倾盆,家访小组克服困难,进村入户,为贫困家庭带去了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带去了学校的关爱,带去了学院们的爱心和期许。同时,每到访一处,家访成员们,认真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核实《温馨告知书》和《政策明白卡》的张贴情况。家访成员与学生和家长零距离沟通,仔细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收入、生活困难等,传达学校的慰问和关心,同时向家长们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促进家校合作。家访成员引导学生明白,真正的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07-19
  • 日前,河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通知,我校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申报的“化学”“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生物学”“教师教育”等4个学科(群)全部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并均进入A类重点建设学科行列。我校入选学科数和A类学科数均并列位居全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第一,且拥有全省唯一的文科类A类特色骨干学科,实现了我校学科建设的新突破。2020年2月,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申报遴选工作正式启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抢抓发展机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指导学科论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谋划,抓好细节落实,依托学院和申报学科主动作为、做好凝炼论证,全校各相关单位齐心合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各阶段任务,为我校顺利进入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以及4个申报学科全部入选A类特色骨干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是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创新发展。此次全省共立项建设9所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经学科自评、学校推荐、通讯评审、会议答辩、结果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建设41个特色骨干学科(群),分为3个建设层次,其中A类16个,B类19个,C类6个,建设周
    2020-07-19
  • 我校举办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培训会为落实我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强化对实践团队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能力,切实增强实践育人实效,7月11日上午,校团委依托线上平台举办了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培训会。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部)团委书记、指导教师及各实践团队负责人、宣传员、实践队员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围绕“社会实践行前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调研方法与技巧”“社会实践宣传工作专题培训”“社会实践工作纪律及安全要求”四个方面开展。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行前思政课视频《党旗飘扬·筑牢红色防火墙》。随后,社会事业学院海龙针对社会调查的选题与设计展开培训,他结合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从社会调查的概述、选题、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条理清晰,方法实用。校报编辑部主任屈会超结合社会实践宣传的实际要求,以经典新闻稿件为范例,详细讲解了“高校新闻写作的两个区分”和“社会实践宣传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增强了实践团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最后,校团委创新实践部部长孙晓对本次活动的工作安排进
    2020-07-18
  •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近期,水产学院对2018、2019级学生开展“云家访”工作。为保障“云家访”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院全面摸排2018、2019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心理困扰、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以及疫情期间居家状况等情况,确定了重点关注学生名单,梳理了重点关注学生及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云家访”实施计划。线上家访,云端关爱。辅导员借助网络视频形式走进学生家中,宣传学校资助政策、助学贷款注意事项,传递校院的关心、慰问和祝福,了解学生及家庭实际需求,并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就业前景、保研政策、征兵政策等内容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交流互动,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认可和肯定。见屏如见面,水产学院“云家访”活动创新了辅导员家访工作手段,激发了辅导员家访工作动力,在这个特殊时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家校联动合力育人。(水产学院 李佳璇)
    2020-07-18
  • 7月17日,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南师范大学共建河南省中共党史协同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勤政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河南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环和我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共同为河南省中共党史协同研究基地揭牌。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守四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仪式由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主持。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涛,校党委副书记梅宪宾,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志出席揭牌仪式。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相关处室、新乡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室负责人,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社会科学处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赵国祥代表学校对省委党史研究室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学校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建河南省中共党史协同研究基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深入贯彻,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重大契机,学校将依托这一重要平台,发挥传统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基地和资政育人的智库,同时也希望双方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协同攻关重大课题,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2020-07-17
  • 为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深入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实际情况,将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对困难学生的关爱温暖传递到困难学生家庭,按照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关于开展2020年暑期家访活动的通知》要求,美术学院组织全体政工干部自7月10日起陆续开展暑期家访活动,走访慰问省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开展前,学院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筛选、甄别家访对象,结合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等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由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组成家访小组,分三路对困难学生进行走访慰问,结合线上交流宣讲,确保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家访全覆盖。家访成员们克服种种困难,顶着炎炎烈日,为学生送去了慰问品,带去了学校的关心和问候。每走访一处,他们都与家长、学生促膝交谈,了解学生家庭成员基本状况、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宣传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情况。老师们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自强自立,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早日帮助家庭摆脱贫困,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受访学生及家长对学院领导、老师冒着高温酷暑,深入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深表感动。受访学生表示将不辜负学校的期望,积极上进,勤奋学习,以良好的表现、
    2020-07-17
  •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学习热情,7月15日,水产学院2017级召开“研路有你 乘风破浪”暑期线上考研交流会。会上,同学们就近期复习备考的进度、复习资料获取途径、复习方法等进行分享,对进入暑期后复习备考出现的心态变化、时间分配、复习难点等实际问题进行交流。辅导员老师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和经验指导,引导同学们做到“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以积极主动、乐观勤勉的态度面对考研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提升适应能力、提炼复习方法,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坚持不懈、克服浮躁,搏击出后浪的“闪光”。此外,辅导员还就学校《疫情防控20号通告》进行了说明,就暑期人身、个人财产注意事项进行了安全教育。为确保学习不掉线,营造良好的考研备考氛围,水产学院开展“一月一主题”的考研“云”交流活动。自4月份起,已经连续开展4个月,从考研计划的制定、科目复习的方法、考研信心的树立、备考心态的调整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指导,为复习备考中的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引努力的方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为2021年考研备战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水产学院 谢 娜)
    2020-07-1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