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为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举措,确保复学工作有序开展,6月10日下午,商学院召开返校复学工作专题推进会。学院党政领导和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李杰主持。会上,学院工作专班组长、院党委书记李杰通报了目前防控工作形势,对返校复学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党委副书记段红伟传达了学校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并从信息摸排、人员管理、返校安排、后勤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学院返校复学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院长任太增就进一步做好学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提出三点意见。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原则。坚持把确保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前提。第二,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学生复学返校工作任务艰巨,全体工作专班成员要勇于担当,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扎实地做好返校复学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做到让学生“高高兴兴返校,平平安安回家”。第三,要明确要求。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压实压细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严格落实消杀、通风等措施。做好学生返校后的值班备勤工作,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简化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学生聚集。 (商
    2020-06-11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无精神而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引导青年学生领略“中国精神”,感悟“中国力量”,外国语学院2019级特开展“青春大讲坛”思政课活动。活动前期,2019级立足国家疫情防控现状,确定“疫情之下的中国”关键热词: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随后,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王阳、崔可心制作PPT《弘扬中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以PPT为主讲内容,由王阳担任主讲人,开始进行视频录制。王阳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讲述,在理论讲解中融入疫情防控工作的真实案例:从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到十四亿人民自觉宅在家中,从钟南山院士和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到各地落实依法防控的各项举措,通过疫情防控工作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中国精神”。视频录制结束后,年级将此次“大学生思政微课堂”推送至“青年之声V”网络平台,学生们观看视频后,踊跃发言,积极互动,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青春大讲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精神”,并表示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中国精神”。本次“青春大讲坛”活动,英语专业两位学生在PPT制作和视频讲述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
    2020-06-11
  • 6月10日,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党支部在学院国培教室召开党支部会议。学院16级辅导员付长华负责主持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崇指出,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毕业季是考验各位同志党性的绝佳契机,身份职能转变,但信念不能有丝毫动摇。支部成员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定位,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辛苦,牢记母校培养之恩。党员同志要注重换位思考,做好心理引导,及时引导疏解返校同学的情绪,保证学生们返校复学后的心理健康,疏导返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戒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接着,曹崇表示学校是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大家要有对母校的情怀和意识,要让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都成为自己的“宣传部”,努力配合好学院工作开展,为毕业季画上圆满的句号。最后,曹崇表达了对支部成员的不舍,表示支部党员存在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联系学院,学院是各位同志的鉴定依托,寄语党员同志要有“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大胸襟、大境界,把发展振兴、群众满意当作对自己最好的褒奖,切实用无怨无悔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精彩人生。此次支部会议对于支部党员坚定信念、毫不动摇站好最后一班岗具有重要意义,支部党员表示将牢记依依嘱托,怀抱拳拳之心,以只
    2020-06-10
  •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6月9日下午,新联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二组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集中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学院党政领导张永胜、金绪泽、李浩、张长伟、王虎和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统战)科、党委宣传科、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中心组成员通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跟总书记上两会”系列报道,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全国人大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上的重要讲话精髓。与会人员围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两个内容展开热议,从主要内容、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等层面进一步了解了这两个会议成果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涵,深刻感受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学院党委书记张永胜和院长金绪泽介绍了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宣讲内容,分享了自己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中心组成员纷纷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
    2020-06-10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有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实落细“六稳”“六保”任务,6月9日,我校2020年毕业生首场“线下”招聘会在西校区成功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培俊,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魏佩德,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臧振春,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志、马治军,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尚字,新乡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陈凌雨等莅临现场指导工作。李培俊与用人单位代表、返校求职毕业生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了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情况,并对进一步做好“线下”招聘工作提出宝贵指导意见。他指出,河南师范大学在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紧紧抓住毕业生返校的有利时机,有序组织开展线下校园招聘会,大力促进毕业生早日实现就业,值得点赞。他表示,“线下”招聘会的举办,为毕业生在“史上最难就业季”顺利充分就业保驾护航,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求职的精准匹配度。他预祝参会单位能够成功招聘到优秀人才,毕业生能够应聘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臧振春和陈广文亲切看望了现场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代表。臧振春鼓励返校求职的参会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调整好求职心态,
    2020-06-10
  • 近日,新乡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我校被评为2019年度驻新高校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保卫处副处长陈军涛、保卫处公共安全科科长魏勇被评为驻新高校平安校园工作先进个人。通报指出,2019年,各驻新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新乡市平安校园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各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建设、排查治理机制建设、校园及周边治安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全年未发生政治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治安刑事案件和火灾案件。学校始终把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着力为广大师生营建一个安全稳定、秩序和谐的校园环境。一直以来,学校在省教育厅和新乡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持续加强安全防范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能力,持续强化安全工作逐级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平安校园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学校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驻新高校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考核评选是参评河南省平安校园的必要环节。此次获评驻新高校平安校园工作
    2020-06-10
  •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认识,明确考研目标,了解更多考研信息,6月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通过钉钉平台召开“磨砺青春季,出彩生科人”主题年级考研答疑直播会议,2017级本科生300余人参会。会议由2017级专职辅导员马翠主持。学院副院长李卫国详细讲述了2020年研究生报考情况、招生规模以及研究生严控质量关等方面,并强调当前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上涨,招生单位更看重能力与知识储备,高校在加大对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等。接着,李卫国从报考学校、报考专业、报名与考试程序、如何备考四个方面给予指导。与此同时,他建议大家积极参加各高校暑期夏令营,多关注科研方面的公众号,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兴趣,在考研复习阶段可通过翻阅目录式的方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疫情期间加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等。最后,李卫国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疑答惑,学生们纷纷表示基本问题已得到解决并受益匪浅。此次考研答疑会,针对学生在备考中的疑惑做出了细致的解答,通过一对一答疑,学生对考研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不仅为即将考研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处于迷茫中的学生进一步坚定信念,进一步明确目标,为考研备考打下坚实的
    2020-06-10
  • 近日,图书馆根据学校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坚持“防控第一、分期分批”的原则,详细制定了2020届毕业生离校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打造“高效便捷、服务周到”的毕业离校氛围。针对新冠疫情突发的特殊环境,图书馆本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不放松的原则,对毕业生离校工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压实责任。为有序推进图书清还,图书馆细化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向各学院提供准确的毕业生借书清单与欠费清单,同时明确疫情期间欠费免赔措施,通过图书馆主页等渠道多方发布毕业生还书办法,采取以学院为单位集中收取、错峰归还的办理措施。为避免人员聚集,图书馆优化离校工作流程,除按校方统一部署实现离校手续线上审核外,尚调配专人在图书馆大厅设置集中办理点,实现快捷有序的一站式办结。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图书馆严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督促来访者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确保毕业生安全离校。目前,图书馆首批毕业生离校工作正有序进行,并将于7月2日办结2020届全部毕业生的离校手续。图书馆将以热情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为特殊时期的毕业生增添一抹温暖的记忆。 (图书馆 郑 爽)
    2020-06-0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