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文学院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在国庆期间陆续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答等系列活动,共计20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家国同庆,薪火相传”征文活动中,同学们用散文、记叙文、书信等多种形式,讲述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的故事,抒发对家国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与国家同梦、时代同行的精神风貌;“礼赞锦绣山河,竞逐知识星海”知识竞答活动采用“问卷星”答题与“学习通”抢答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国情知识与文化素养;“锦绣中国,盛世华影”照片展活动展出的作品题材多元,涉及自然风光、雄伟建筑与日常生活等多个类别,从宏大叙事到细微温情,多维度展现同学们眼中“锦绣中国”的时代图景。颂扬盛世华章,凝聚奋进力量。此次国庆主题系列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与文化自信,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心怀祖国,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的青春担当。(文学院 张解语)
    2025-10-21
  • 为激励学生追求卓越,明确发展方向,10月1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于科技创新港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举办第四届8413、8414励志奖学金专题讲座。84级校友、安徽兰迪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光受邀担任主讲,2025级师生参加。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王岩主持。王永光以《薪火相传,筑梦未来》为题展开分享。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2018年与同窗筹备8413、8414基金会的故事,分享了见证母校百年发展的深切感悟,回顾了从校园求知到职场奋斗,最终以本职工作回馈社会的完整历程,为在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成长参照。此外,他还对安徽校友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校友群体反哺母校、助力母校发展的责任与担当。王岩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王永光校友的分享,不仅是一次经验传递,更是一场“学风的接力”。希望大家以王永光等校友为榜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节奏,成长为品德与学识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此次活动搭建了校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院将持续以校友分享、励志讲座为重要载体,凝聚校友力量,厚植育人土壤,助力更多学子在成长道路上坚定方向,以青春之力续写学院与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数学与统计学院 罗寒雪 靳臣禹)
    2025-10-20
  • 10月20日上午,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进校考查专家组见面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联合认证组组长、小学教育专业专家组组长、齐鲁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林松柏,美术学专业专家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原副院长谭长银及专家组全体成员,河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张会敏,全体在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专业认证的学院(部)负责人参加会议。见面会第一阶段由副校长宋晔主持。校党委书记冯淑霞在致辞中向莅临学校的专家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向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师教育工作成效。她指出,学校坚守“精育良才、教育报国”初心,围绕“强国建设、师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卓越教师为核心,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强化课程建设,筑牢卓越教师培养根基;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分层贯通与能力提升模式;聚焦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育人实效,形成了具有师大特色的实践路径和经验成果。冯淑霞表示,学校将全力配合,虚心听取、认真研究、充分吸纳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持续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擦亮学校教师教育办学
    2025-10-20
  • 10月19日上午,我校第三届“爱军精武·热血师大”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之“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抗战精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总决赛在校团委青益空间举办。党委学工部、人民武装部相关负责人,各院(部)带队辅导员、参赛选手及学生代表共计220余人参加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累计举办院(部)初赛,校级复赛及半决赛31场,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全校25个院(部)代表队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最终6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竞赛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和国防知识等内容,设置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等环节。决赛中,六个学院代表队选手全神贯注、沉着应答,展现出丰富的国防知识积累与良好的精神风貌,现场气氛紧张热烈。最终,地理与旅游学院获得一等奖,文学院与法学院获得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三等奖。赛后,国防教育教研室彭富旗教授对本次竞赛及选手表现作出精彩点评,并鼓励同学们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抗战精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和刻苦学习实践的动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届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强国强军战略的切实举措。活动进
    2025-10-20
  • 10月17日至19日,河南省首届“豫来豫亲”民族健身操比赛在平顶山学院举行,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志前率队参加比赛。我校代表队发挥出色,一举夺得本科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双项一等奖,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学校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单位,体育学院教师周雅轩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参赛队员秦之若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备赛期间,参赛团队在教练岳晓燕和周雅轩的指导下,坚持高强度系统训练,反复打磨动作细节,不断优化队形编排。面对训练强度大、动作难度高等挑战,全体队员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每一次排练。最终,我校代表队编排的《锦绣大中华》和《吉祥鼓韵》两套表演,巧妙融合多民族艺术元素,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践内涵,赢得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次比赛由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全省54支代表队、859名队员参加,设本科学校组、专科学校组与社会组三个组别,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充分展现了民族体育与健身文化相融合的独特魅力。我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
    2025-10-20
  • 10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生物医药与绿色化学交叉前沿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共同交流生物医药和绿色化学领域理论前沿,探讨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趋势。10月1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化学北楼E503会议室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英国巴斯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托尼·戴维德·詹姆斯出席并致辞,论坛特邀报告专家、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焦克非主持。杨亚东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重点分享了我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发展理念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植根中原大地,具有百年办学的深厚底蕴,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构建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广泛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不断推动学校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绿色化学和生物医药是我校
    2025-10-20
  • 10月18日,由我校水产学院承办的智渔科创联盟第二届S50+高端论坛在新乡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渔’见未来——设施∙装备∙模式”为核心议题,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专家、企业家及行业精英共120余人参会,共同聚焦水产养殖科技赋能、设施升级、装备创新与模式落地,为行业转型凝聚共识与实践动能。论坛开幕式由水产学院孟晓林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分别致辞。聂国兴指出,当前我国渔业尤其是内陆渔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设施渔业已成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王雷介绍了智渔科创联盟的成立背景、发展目标与未来规划,呼吁业界同仁携手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首日,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覆盖水产工厂化养殖技术、设施装备的使用、病害防控等关键领域。此外,论坛还设置两场沙龙交流环节,分别围绕“鳜鲈养殖技术与模式”和“设备及工厂化设计与装备” 展开深入讨论。10月19日,论坛组织参会代表前往济源宏基鲟鲵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观摩。代表们深入养殖车间,实地观摩了循环水系统
    2025-10-19
  • 10月18日下午,由新媒体联盟秘书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五期“新媒创想汇”主题沙龙在田家炳三楼举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教学资源制作部主任李宁受邀担任主讲人,各单位师生100余人到场聆听。李宁以“校园直播:技术实操与场景应用”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的技术分享。讲座紧扣“技术实操”这一主线,聚焦校园直播的核心技术与落地应用展开讲解。他以信号处理全流程为脉络,重点解析直播前端的信号捕捉逻辑,让师生快速建立起对直播信号源头的认知。在场景落地层面,李宁结合开学典礼、运动会等校园典型场景的案例,通过现场展示实景照片,清晰还原多机位拍摄、实时切镜、稳定推流的完整流程;在实操训练环节,李宁围绕“手机轻量化直播方案”,整合多机位画面并推流,让参与者快速掌握“手机+会议软件+直播工具”的多机位直播技能。本次主题沙龙以“实操赋能”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案例示范—动手实践”的闭环设计,让直播技能从“概念”落地为“可操作的实战方案”。参与师生掌握了实用技巧,也激发了他们运用新媒体创新校园传播方式的主动性,为我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注入了鲜活动能。(大学生记者 冯甜甜/文 李梓
    2025-10-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