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6月20日,河南省太行山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基础研究处处长杨梦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江建平,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悦华,河南大学教授韩士杰,河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京宝,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研究员宋宏伟,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及太行山站骨干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郭玉明主持。杨梦琳代表河南省科技厅致辞,她简要介绍了河南省野外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情况、相关政策及未来发展规划。杨亚东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和我校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太行山站站长陈晓虹教授从台站概况、建设目标、运行管理、研究队伍、科研进展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对太行山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研究方向、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发展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太行山站骨干成员围绕台站特色领域和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下一步太行山站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为持续提升太行山站观测试验、科学研究和示范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2024-06-21
  • 6月20日下午,第八届“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特色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决赛暨闭幕式在东区模拟法庭举行。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良出席闭幕式并讲话,党委统战部、党委学工部、各学院(部)党委(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及师生代表参加。王玉良为本届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奖。他指出,此次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校加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措施。就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王玉良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同学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希望各族师生增进交流交往交融,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三是希望广大学生志存高远奋力拼搏,努力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青春。比赛现场,九位选手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亲身经历或身边典型,讲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的故事。选手们以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评委代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姜良从演讲内容、表达、仪态及现场效果等角度进行专业点评。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
    2024-06-21
  • 6月20日下午,我校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展师生座谈会在文渊楼234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副校长聂国兴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校团委、教务处、艺术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历史文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全体参展师生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教务处处长、艺术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梁存良主持。聂国兴对我校在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参演师生表示感谢。他指出,美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提高认识持续加强。就如何做好美育工作聂国兴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立足传承,守正创新。要在美育作品的再创作再传承过程中营造美育活动氛围,营造具有师大特色的美育环境。二是聚焦原创,培育经典。要打造“一校多品”的原创美育品牌,把一些优秀作品保留下来、传承下去。三是注重扩面,美育师大。要千方百计吸纳全校各专业学生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来,辐射带动更多师生知美、懂美、识美、爱美。会上,教务处副处长董文可总结汇报了本届大艺展活动组织开展情况。获奖作品《奇怪的坛子》指导老师、音乐舞蹈学院教师李晶晶,《宋词(选录)》指导老师、历史文化学院教师袁田
    2024-06-21
  • 6月20日,省教育厅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组马国杰、张鬲君、田廷科、高晓红、采娅婷一行5人莅临我校,对我校2024年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检查工作汇报会在勤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出席汇报会,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理工科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负责人参加。汇报会由保卫处处长宋卫平主持。杨亚东代表学校对检查组一行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杨亚东表示,学潇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相关精神,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探索管理方法,保障了全校实验室安全运行。希望专家组对我校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多加指导、多提宝贵意见,推动实验室建设及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检查组组长马国杰对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介绍了教育厅开展本次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张鑫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宣传教育、应急能力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置、安全检查等方面详细汇报了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检查组实地检查了部
    2024-06-21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校园网特推出“三级联创展风采”栏目,总结交流和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在校党委和机关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校党委重大部署和学校中心工作,深刻把握新时代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实现新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政治建设“铸魂”,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力。支部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采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自主学习等形式,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落实到信息化的各项工作之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开展党旗下“佩戴党员徽章”“重温入党誓词”“赴红旗渠实践教育”“学习愚公移山精神
    2024-06-21
  • 6月19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在新554-303教室为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本科生讲授思政课。苗雨以《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为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入点,结合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围绕“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科技机遇挑战共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他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重要科技成就,以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科技为民族复兴伟业“强劲筋骨”。时下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强国的标志就是要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苗雨寄语同学们,高水平的科技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努力奋斗的目标。身为时代青年,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在该为应为的年纪做有为有志的大好青年。同学们表示,本次思政课是一堂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情怀温度的思政大课,让大家深刻认识了科技自立自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坚定了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信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隋延亭)
    2024-06-20
  • 为借鉴优秀高校学科及专业建设经验,拓宽学生视野,在院党委和行政的组织与安排下,近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选派四名优秀学生前往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研学期间,学生积极参加暨南大学“天下·行知”模拟外交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展现出政管学子博学慎思的青春风采,为后续研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研学成员深度融入暨南大学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相关课外活动和学术讲座,在感受暨南大学教学风格和办学特点的同时,获取了宝贵的学习经验。随着研学活动结束,学生们返校后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座谈会,就研学活动的收获进行交流总结,并分别从学生辅导、特色活动创办和国际关系协会社团的发展完善等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效地将研学收获转化为学院发展建议,助力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暨南大学研学之旅拓宽了政管学子的视野,使他们学习了暨南大学在教育质量提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为下一阶段学院相关工作的安排提供了借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成功 王子航)
    2024-06-2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