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河南农业大学新媒体与音像发展中心主任周红飞应我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作了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与新闻写作”的报告。我校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协会,新乡学院大学生记者以及新闻写作爱好者近200名观众聆听了此次报告。
周红飞以“双十一”的网购体验为切入点,表示无论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现在都正在发展中不断地交融,共同面对着一个“融媒体”时代。他强调,微博与微信受众面不同,作为媒体工作者应该重视微博的作用,牢牢地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抓在手中。谈到媒介素养与网络舆情时,周红飞认为,记者需要掌握认识媒介,评价媒介,创作和传播的能力。他从“‘表哥’事件”“王勇平事件”等事例切入,指出当今网络舆情对新闻传播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呼吁网民在面对不确定真实性的新闻时要做到不激动,不转发,不表态,不跟风,用正确理性的态度看待新闻事件。周红飞通过举出社会主流媒体的个别稿件案例表示,媒体在从事宣传工作时应注意正面宣传力度、批评限度与“隐语”使用,切忌用力过度而产生不利舆情。他建议校园媒体面对网络不利舆情要及时研判,及时回应,两手应对,据理力争。谈到记者媒介素养的提升时,周红飞认为学生记者应该有政治意识讲党性,大局意识讲原创,引领意识讲创新,敬业意识讲奉献四个使命担当。他建议学生记者从 “微博常写——精品化”“消息快写——生动化”“通讯深写——专业化”“一稿多写——多元化” 四个方面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讲座最后,周红飞通过回顾自己从大学生记者开始的新闻进阶之路,向同学们分享了新闻写作技能提升的经验心得。一是虚心学习,向同行、专家、媒体学习。二是厚积薄发,向优秀媒体学习,不断练习积累,熟能生巧。三是高产高效,成为一名稿件内容优质的“快手”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