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联学院《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发布时间:2020-06-16浏览次数:411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6号),新联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潭主持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编号:201902319031)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类别中获批立项。本次教改项目的立项是继学院《就业指导课》入选河南省首批一流精品课程后课程建设方面的又一大突破。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机制。

近年来,新联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就业创业课程建设,坚持以教学团队为抓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学院就业创业教学团队于20175月组建,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创新实施“2+A+B”授课模式,即2门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A”为选修理论课,主要有《KAB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训》等;“B”为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就业创业名师讲堂等。

截至目前,学院就业创业教学团队已经开展了《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三年的完整授课周期,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安排了教学团队成员共计125人次外出和在校参加教育部、团中央、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举办的教育部初中级就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以及KAB创业师资等就业创业师资培训班;主动聘请人社系统专家、成功企业家、投融资专家、优秀校友等专家组建学院“就业创业导师团”;主动对接北京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在学院立项挂牌教育部“直通中关村创业实验室”和教育部“国内创新创业等领域师资研修基地”;2020年,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入选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精品课。

《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改项目的成功立项,是学院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面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形成有效的推动与促进的成果。目前我院《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形成的新的模式、方法、方案、制度、手段、规划与设计等,具有实践性和推广性的特点,为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是学院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和就业创业教育综合成果的体现。

(新联学院 吕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