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师生观看影片《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5-26浏览次数:1499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号召,近日,我校组织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观看影片《袁隆平》,表达哀思敬意,砥砺奋斗之志。学校广大党员纷纷表示袁隆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和“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使自己深深感动,在思想深处受到洗礼。

机关党委书记马新峰认为,此次观影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向袁隆平同志学习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学习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恪尽职守,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在新时代努力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

生命科学学院水稻专家姬生栋说,袁先生把人民的温饱、国家的粮食安全作为己任,一辈子与水稻打交道,为中国人饭碗装满自己的大米而奋斗不止。他以天地为实验室,以稻田为实验台,为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的宏愿,终其一生在稻田里耕耘。他永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心系人民的造福精神、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也激励我们认真做好水稻远缘分子杂交育种研究,把学校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玉稻518和宏稻59快速推广应用,让人们饭碗里装上好吃又营养的大米。

水产学院教师、养殖与安全党支部书记王磊表示,作为一名农学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袁隆平院士是我们教学和科研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崇高风范。斯人已乘黄鹤去,吾辈使命心间记。在教学中,要自觉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己任;在科研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甘于奉献,服务三农,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文化学院第三党支部学生王梓菲讲到,袁老先生在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没有杂交水稻成功经验的背景下大胆探索、投石问路、从实践探索中求真知。作为一名大学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以袁老先生为榜样,追逐老先生的梦想,奋发图强为造福百姓尽力。

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生李文慧在个人平台上这样写到,袁隆平爷爷从课本走向田间,走向人民,他的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他用坚守和勤勉践行着自己的追求,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终于,他做到了,他让十四亿中国人都吃上了饱饭。我们纪念袁隆平爷爷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立志成为他那样的人,做一粒好种子,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联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向平看完影片后动情地说,禾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与挫折,袁隆平爷爷秉持着前所未有的执着换来了禾苗满地、稻谷飘香。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学习袁爷爷身上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勇挑时代大任,在接续奋斗中用无悔的青春挺起新时代的脊梁。

(党委宣传部 肖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