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队伍建设,10月13日,我校成功举办就业创业指导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与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强莅临现场并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治军主持培训及座谈。
会前,校党委书记王宗敏、校长冯淑霞分别会见了方伟一行,欢迎他们来校指导工作,并感谢他们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
方伟结合自己多年高校生涯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实际工作,从“什么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应该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四个方面,对高校生涯教育本土化体系进行了深刻阐述和系统分析。他强调,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逻辑起点;要构建融通中外、面向未来、中国式的思想教育体系;要重视学生人格教育,重视人文关怀,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加强理论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实践载体、加快学科建设等方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职业规划大赛精髓和要求,确保参赛项目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张强委员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函数、职业目标架构、职业能力图谱等深度分析,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帮助创业者及时、科学、有效地“修正”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赋能创业者创业的“底气”和“能力”,还要注重创业者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创业者创新创业热情。
方伟在座谈会上指出,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充分考虑毕业生个体实际,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确保毕业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学校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谋划就业前瞻布局,有组织地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成长为行业优秀人才;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下大力气调查毕业生就业去向,研究毕业生成长规律,为在校生提供数据参考;要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确立科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努力提高职业发展教育队伍的研究、学习和指导能力。
马治军指出,参训学员要强化认识、注重学习,切实提升指导和服务能力,有所思、有所悟、更有所获。他强调,要把就业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有规划有组织有布局地开展就业工作,从细微处着手,全力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招生就业处处长康海军汇报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各学院(部)及书院副书记、副院长、创新创业秘书、辅导员和就业创业课程教师16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院副书记及辅导员、任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言。
(招生就业处 马长浩/文 大学生记者 闫迅达 宋欢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