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繁忙而充实的教学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耕耘、潜心育人,他们以教为韵、以情铸华,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魅力。为深入宣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展示我校一线教学工作中的优秀教师风采,党委宣传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共同开设“教韵风华”专栏,让我们共同见证教育的美好与力量。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在师大综合实训楼1310办公室的桌椅上,皮运清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多年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其间的辛勤耕耘与坚定不移,都显现在斑白的两鬓和眼角悄然出现的皱纹中。尽管即将迎来退休,但皮运清身上始终藏着一股劲儿,一股向上攀爬、永不停歇的劲儿。
敬业爱岗 严中有爱
谈及为何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皮运清说:“因为热爱。”在那个大学生稀缺的年代,她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自站上大学讲台的那一刻起,她便将“敬业爱岗,严慈并济”作为自己的职业信条,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001年,皮运清在上海进修期间,敏锐地意识到本科学历已成为小学教师应聘的基本门槛,于是她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当时女儿年仅4岁。在家庭与工作双重压力下,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背着女儿”考取硕士,这段经历也成为她日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生动教材。
2008年,皮运清加入了师大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专业班主任团队,现在仍旧深耕其中。作为班主任,她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她特别注重了解并掌握学生的能力差异。每学期开学初,皮运清都会首先汇总学生的成绩学分绩点和位次,进行细致分析,解读每位同学上学期的达成情况,总结其进步或后退的原因,找出应对的措施,并对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和辅导。面对《环境化学》课程里众多繁杂、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她曾亲自指导在课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通过知识梳理和重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借鉴他人思路和方法的同时,能够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殷切希望,从而重拾了对该课的乐趣和信心。
在皮运清看来,专业班主任的角色比辅导员更为细腻和深入。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辅导员一般是要管理一整个年级,关注的方面较为宽泛;而专业班主任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关注点应更为具体。”在皮运清看来,专业班主任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更专注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更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皮运清会在学生考研期间提供辅导,讲解如何应对笔试面试,会热心回应学生们的各种疑问,学生笔试面试过程中全程都有她的身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爱岗,严慈并济”的深刻内涵,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皮妈妈”。
挑战自我 独辟蹊径
从教多年,皮运清从未止步于既有的教学框架,她积极投身于教学技能大赛的浪潮中,勇于挑战自我、探索教育的新边界。2021年,皮运清代表师大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在备赛过程中,她倾注了大量心血,“我秉持着两大核心理念:一是化繁为简,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二是由浅入深,将基础概念拓展至更广阔领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这些教学智慧,是皮运清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她独特教学风格的体现。
决赛时,皮运清对抽取的讲题“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用水联系起来,从简单的滤水工具到高阶的水处理技术,都融入到了课堂中。她通过列举扶贫企业、寄宿制学校、医院等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际工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创新设计赢得了评委和同行的高度评价。最终,她以出色的表现荣获教授组特等奖。
此后,皮运清不断尝试将现代科技融入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她总结出了“基于工程化场景的三阶段两辅助”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为让学生适应从低阶到高阶能力的推进,皮运清创造性地采用“两个课件”的方式,课前发放预习课件,通过雨课堂软件设计自测题调整授课内容,形成正式教学课件。课后,她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布置课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现了课前自学、课堂反馈与课后巩固的有机结合。
在多数老师在为“前排率”而头疼时,皮运清的课堂早已出现了“抢前排”的情况。“每次上课我就会发现,学生们自发往前排就座,十分积极。”皮运清说。课上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皮运清习惯于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推动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适合的结论,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便以后更好授课。
情系学生 心系国家
皮运清坦言,“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成才。”为此,从入校开始,她就鼓励学生要设立远大的目标。“学生设定的目标一定要与国家的需求和目标相吻合。”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政策战略及社会动态,皮运清总会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时政元素。在她看来,社会对任何一个专业都是有需求的。对学生来说,不管投身于哪个专业,只要勤于深耕,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即可。
在学生就业方面,皮运清经常帮助学生做未来职业规划,她认为从学生入学就应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疫情时期,一名学生因父亲患病经济压力大而犹豫是否继续考研深造。得知这一情况后,皮运清与她进行了长达近一个小时的电话交流,耐心倾听她的困扰与挣扎,并提出愿意资助他完成学业,助她跨越难关。考虑了很久以后,学生最终做出了不继续考研的决定。“虽然心中难免有些惋惜,但能让她基于全面信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我觉得这是当老师最值得做的。”皮运清说。从师大第一届“博士教授进校园”招生宣传活动开始起,皮运清就加入了其中。当许多家长向她询问填报志愿的问题时,皮运清更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做主,“如今学生们也都是成年人了,一定要清楚不是家长安排他们的一生,而是他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学业之外,皮运清还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关怀备至。2022年底疫情暴发时,班级内备战考研的学生既面临临考的巨大心理压力,又承受疫情带来的身体不适,她及时将自己发现的“好东西”——艾灸贴分享给学生们,“这个艾灸贴我使用过感觉效果不错,送给考研学生也是想缓解一下他们的身体压力。”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
三十载教学光阴,皮运清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时光改变的是她的容颜,却无法动摇她对教育的炽热激情。她曾言,在学生危难之时,自己所给予的点点微光能够带来一个转折点的变化,即是有意义的。未来的一年又一年,这位“皮妈妈”依然会常伴在学生左右,照亮他们的前行之路。
(李文静 刘 念 陈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