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原民俗学论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成立仪式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1浏览次数:779


8月20日上午,由中国民俗学会指导,我校社会事业学院、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原民俗学论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成立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二级调研员张礼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彭恒礼出席会议,我校社会科学处、社会事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由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向东主持。

杨玉珍代表学校致辞,她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在民俗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她表示,民俗学研究所的成立将为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建设注入新活力、开辟新领域、提供新视角。成立研究所不仅是挖掘研究中原民俗文化资源,更是为推动学术交流创新搭建高水平平台。

民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河南师范大学银龄教师特聘教授康保成对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期待民俗学研究所在开展中原民俗研究以及培养民俗研究人才方面作出贡献。彭恒礼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成立,是中原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标志着中原民俗研究进入新阶段。他表示,河南不能没有民俗学,中国民俗学也不能没有河南的声音。我校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教授在致辞中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开幕式现场,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揭牌,为彭恒礼教授、丁永祥教授颁发民俗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聘书。

开幕式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二级调研员张礼敏、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龙圣教授分别以《国家话语体系下学术理论的大规模实践——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学术讨论与实操》《近年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为题作主旨报告。20日下午,与会学者们就民间艺术、神话传说与信俗、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传统节日等主题展开交流讨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青年英才工作会、恒礼教授《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作品研讨会暨第三期“振犁民俗学茶会”。

(社会事业学院 韩雅冰 冯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