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师生积极关注纪念大会,通过多种方式收看大会相关报道,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党委书记冯淑霞表示,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盛大的阅兵式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综合实力、国防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心。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立足岗位、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全省“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努力践行“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扬优势、强特色、补短板,加快推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凝练重点方向,优化学科布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汇聚一批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力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中挺膺担当、再建新功。
校长郭海明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大囯风范,展示了国力军力,鼓舞了军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宏阔,砥砺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上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作为一所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的师范大学,爱国主义精神已经融化成我校师生的文化血脉,转化为新时代强国建设的自觉行动。学校将继续锚定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立足高校职能,更好地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着力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有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找准新方位,在省委“两高四争先”战略部署中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高校力量。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红艳表示,大会盛况空前,振奋人心,总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鼓舞人心。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倍感自豪与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挖红色资源,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其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通过给学生讲好党的故事、抗战故事、英烈故事,帮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形式,以融媒之力传播好红色声音,不断增强师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切实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的引领力和塑造力,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志前表示,作为高校统战干部,我深切体会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更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永恒丰碑,对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具有深刻启示。一是伟大胜利彰显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经验,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二是伟大胜利蕴含万众一心的精神内核。高校统战工作的本质在于凝聚共识和增进团结,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工作全过程,激发统战成员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支持其围绕学校中心大局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三是伟大胜利昭示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持续发挥统战独特优势,讲好统战故事,传播和平理念,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统战智慧与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人民武装部部长、学生中心主任葛照金表示,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作为高校学工战线上的一员,一要坚持以史铸魂,筑牢队伍思想根基。通过多种形式将抗战精神融入学工队伍的价值观塑造,使其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二要坚持以史育人,把牢人才培养方向。通过讲述抗战故事,讴歌英雄事迹,激励学生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报效祖国的自觉行动。三要坚持以史促行,深化爱国主义内涵。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或军史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增强国防观念。总之,我们要从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强大动能!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宋京双表示,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充满敬仰与感怀。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依然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所在院系,我们将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育人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与主题党团活动中,引导师生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着力培养师生家国情怀与斗争精神。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以史为鉴,将精神感召力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组织引导师生在科研攻关中矢志创新、勇毅前行,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瑾表示,今天上午,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阅兵式后,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总书记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个字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那些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装备,不仅是国防的盾牌,更是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作为基层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我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历史记忆、先烈精神、和平价值与未来使命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引导学生回望历史、立足当下,教育他们把个人的理想与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以过硬的本领涵养报国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勇担青春使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隋延亭表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而言,本次阅兵式是一座宝贵的“素材与精神富矿”。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仪式,它更是解说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的鲜活教材。将阅兵式融入纲要课,我们要给学生讲清楚伟大抗战精神,这是在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积淀的精神财富,是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前仆后继的信仰之基、思想之舵;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讲清楚珍爱和平、自力更生、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和平来之不易,警钟必须长鸣。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做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坚持自力更生,强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苏敏表示,此次阅兵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情礼赞,是对民族复兴征程的庄重宣誓,今日盛世的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铺就的道路;民族复兴的征程,仍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青年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应是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我们既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历史与现实、认清机遇与挑战;更要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学术研究中深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沃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底色,以青春之力续写“人民必胜”的时代篇章。
国旗护卫队队长高镇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唤醒了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奋进的强烈使命感。恢宏的阅兵式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姿和祖国的强盛国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伟大的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的民族丰碑。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才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和学校国旗护卫队队长,我深知这份荣誉与使命的分量。我们不仅仅是守护国旗的卫士,更是新时代青年忠诚与担当的象征。今后我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锤炼钢铁般的意志和作风,练就过硬本领,做到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让“国旗护卫队”成为校园一道坚定的信念与精神旗帜,以青春和热血守护脚下的热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
商学院202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王项铎表示,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作为一名退役复学大学生,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在前。回首军旅,作为曾在新疆一线服役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深切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对党忠诚、敢打必胜”的信念已深植我心;回归校园,身份虽变,精神未改,我会把部队的执行力与时间管理法用于学业,学习上“争第一、不拖后腿”。同时,结合新疆服役经历与新装备见闻,讲好强军故事。未来若有需要,我随时愿重返岗位,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祖国边疆!
(党委宣传部 张 迪/文 党委宣传部 陈 锐 各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