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两室”)支撑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我校科技创新港实验室大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平原实验室主任常俊标、校党委书记冯淑霞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会议由校长、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平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郭海明主持。
冯淑霞对长期关心实验室建设和师大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情况。她强调,学校作为“两室”的牵头单位,将持续瞄准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人物,走好交叉融合、重点突破之路,推动实验室在抗病毒药物研发、高层次人才集聚和成果高效转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学校“双一流”学科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常俊标系统汇报了“两室”在科研攻关、新药管线布局与平台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当前“两室”正全力推进14项新药研发项目,覆盖抗病毒、重大慢病及抗抑郁等重点方向。“两室”在改善科研硬件条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界及产业界的协同攻关,推动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加速迈进,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研发高地,为我国乃至全球公众健康贡献智慧和方案。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要依托“两室”平台,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加强相关领域的开放合作,增强“两室”竞争力;要发挥“两室”研究聚焦的特点,着重在抗病毒、重大慢病及精神类疾病领域培育优势成果,通过“一点带面”推动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
郭海明在总结讲话中对与会专家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及化学学科的发展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学校将全面梳理和吸纳本次战略咨询会的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以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谱写学科与实验室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朱功名 平原实验室 滕重阳/文 党委宣传部 陈 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