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11月20日上午,我校与河南大学召开跨校集体备课会。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党支部书记朱格锋、原理教研室主任靳中辉及教师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思政课教研室主任代表、思政课教学秘书参加会议。
院党委书记张长伟对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同根同源,此次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召开集体备课会,是两校同仁相约师大共话情谊,也是思政人围绕时政学习的交流切磋。
会上,朱格锋简要介绍了此次备课会的议题和预期目标。副院长姚广利介绍了我校思政课建设中集体备课制度化、实践教学体系化等工作亮点。双方围绕思政课程讲授、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开展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教师代表米庭乐、刘瑞红详细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的重难点讲授和实践教学创新,着重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融入课程的方式方法进行分享。
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探讨如何打破课程壁垒,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现实问题。双方与会人员表示,这次备课会不仅拓宽了思政课教学视野,也凝聚了共建共享的“大思政”育人共识,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开展,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
据悉,马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等六个本科生思政课教研室已陆续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集体备课会,各教研室紧密围绕课程内容,在融入方法、对应内容上进行研讨示范。各门课程充分发挥课堂叙事式、平台情境式、基地体验式、网络延展式“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育人功能,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校内实践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为拓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推陈出新、点面结合的实践教学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隋延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