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为减轻疫情期间学生焦虑的心理状态,守护学生心理健康。5月31日,文学院开展“你同我行,共抗疫情”心理健康专题辅导。文学院百余名学生参与其中。本次活动采取线上视频辅导的形式,学院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负责人荆恒磊做专题辅导。期间,他根据疫情期学生主要产生的心理焦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并逐一解答了学生担心未来发展、学习无法投入、疫情期担心期末考试等近期焦虑问题。提出要关爱自己的小心心,多多鼓励自己,用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专题辅导结束后,学院通过“荆津乐道”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专题展示,科普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此次心理辅导的开展有助于学院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以良好的状态为复学返校做好准备。(文学院 荆恒磊 张梦迪)
    2020-06-01
  • 5月25日起,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开展“聚力同心,战疫同行” 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同学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疫情。本次系列活动主要由专题心理讲座、心理知识推送、谈心关爱帮扶、线上集中会议和学院特色活动五个部分组成。活动伊始,共组织学院本科生千余人观看了为期五天的大学生疫情心理系列讲座,并通过QQ空间定时推送“河师大心灵绿洲”公众号内的心理知识,平均每条评论和转发量达240次。同时学院各班级积极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力进行普及宣传心理知识。此外,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心理服务部组织的“书记有约”线上座谈会、“我的海报我做主”防疫心理知识海报设计比赛、“我想对你说”视频制作活动与我的“心”观影记录等学院特色活动,学院活动加强了师生疫情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兴趣,使健康生活的态度得到有质量的普及。此次活动使同学们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和自我反思提高心理素质,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妥善安排学习和生活,健康成长。 (历史文化学院 杨颜睿 崔 序)
    2020-06-01
  • 为持续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师德师风建设,指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近日,环境学院组织开展“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线上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以线上集中学习研讨的方式,将师德主题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等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在学习环节,全体教师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有关代表团审议讨论时的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国人大关于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等会议精神。在研讨环节,参会教师结合个人对两会精神的领会,针对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大会,更是开创中国未来新局面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必胜信心。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入领会两会精神,并将其有机融入到个人课程教学中,以防“疫”特殊时期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度过人
    2020-06-01
  •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返校安全工作和入学安全教育,2020年5月31日晚,学院召开首批研究生返校线上安全教育会。学院主要负责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首批返校的研究生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赵有军主持。会上,院党总支副书记李保华就学校关于返校后有关工作精神进行了系统传达,对学院制定的返校后各项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和预案进行详细解读。要求所有返校研究生严格遵守学校、学院各项规定,诚信上报个人信息、认真做好自我防护、不瞒报不聚集,在完成各项学业任务后顺利离校。院党总支书记赵有军作总结讲话。他强调,要紧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明确在校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织密织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防控工作网络,压实责任、分类施策、明确规范、备齐预案、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死角。要重视实验室的规范操作,个人消杀物品与实验室试剂物品分类、分区放置,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精准掌握每一名在校研究生的身体状况,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要切实做好有关信息的汇总和上报工作,确保信息上报及时顺畅。会后,各与会导师与研究生就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要求。此次线上安全教育会,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返校后各项防疫防控工作的具体要
    2020-06-01
  • 为帮助大学生更好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缓解疫情期间的不良情绪,5月25日至30日,社会事业学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系列活动。社院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心理自助,引导健康自我学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观看心理自助视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此外,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表达自己观看后的感悟和收获。其中,129寝室学生写道:“本次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但学到如何在情绪容易波动时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更认识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及时排解压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充实自我。”谈心关爱帮扶,关注学生成长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谈心关爱帮扶活动,经过培训的各班心理委员深入学生、走进学生,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对于有心理健康方面需要的学生,学院则秉承服务学生、保密信息的原则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专业人员,并针对个人开展具体心理辅导援助工作,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鼓励他们走出困境,迈出新的一步。网络专题推送,妙招缓解压力为帮助学生在家及时排解个人压力,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学院精心准备了专题网络推文。生动有趣的文字,栩栩如生
    2020-06-01
  • 为了促进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战疫斗争的胜利,在引导广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依法抗疫的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责任与担当,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法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活动。此次系列活动以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有序进行,采取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一方面,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扬“离校不离线”的工作精神,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力与号召力,在线上如期开展了线上法律咨询援助、“致敬最最可爱的逆行者”主题团课、线上防疫法律知识竞赛、315消费者权益日线上普法宣传活动和五四青年节线上书画报征集活动。在关注时事变化的同时,活动志愿者以新颖的线上形式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依法抗疫贡献出了自身力量。另一方面,活动志愿者也将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当中,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援助活动,他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家乡中的社区、村镇担当法律援助者,热情为来访者提供法律援助,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奉献自己的爱心,为抗疫斗争的胜利注入了青春活力,形成了“人人都是法律援助者,处处都有法律援助站”的局面。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法律知识
    2020-06-01
  • 近日,社会事业学院分别收到来自中共神堂坪乡委员会和民权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两封感谢信,信中提出向社会事业学院2019级社会学类专业张江同学和2017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张松珍同学表示感谢,感谢她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充分肯定了社院青年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信中写道:“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四处扩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之时,志愿者凝心聚力、积极作为,贵校社会事业学院2019级社会学类专业张江同学自愿参加我乡抗击疫情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担起了新时代青年肩上的重任。”“贵校学生张松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在家乡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勇担使命,尽己所能、贡献力量。其优秀表现,赢得了民权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此外,信中还提到,感谢贵校社会事业学院一直以来对该同学的关心与培育,同时鼓励其不负学院的培养与教育。面对感谢信,张江、张松珍则表示,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作为社会学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肩负社会责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社会需要之际,挺身而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疫情发生以来,社院
    2020-05-31
  •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抗疫力量,5月25日至31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心理服务部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学院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该活动以“聚力同心,战疫同行”为主题,共分为“专题辅导报告活动”“谈心关爱帮扶活动”“网络专题推送”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一周心情晴雨表’手绘活动”四个部分,各具特色。本次活动全程以线上形式进行。活动期间,心理服务部通过学院官方平台按计划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推送,组织开展专题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推介心理调适方法,并通过云课堂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网上心理专家的专题报告,引导学生妥善应对心理行为波动。与此同时,学院心理工作站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及时关注受困扰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除此以外,“‘一周心情晴雨表’手绘活动”广受好评,学生通过表格、折线图或扇形图等方式记录在一周内的情绪变化,简洁又不失趣味。其中,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罗明沛合理排版,并用简笔画作填充,生动形象;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朱格格通过扇形图的方式记录心情,语言诙谐,特色鲜明。本次活动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在利于引导学生保持乐观
    2020-05-3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