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应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四川大学练仲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机械合成化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实训楼0501报告厅进行,由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白大昌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平原实验室的师生参加。
练仲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机械合成化学展开。机械化学是研究物料在机械力诱发和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物理化学性质或内部微型结构变化的一门新兴学科。对大部分化学合成来说,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而依靠机械力的机械化学基本不需要溶剂,它的能耗低、速度快、基本能够定量反应合成一系列功能分子。练仲课题组在机械合成化学领域开发了多种反应体系,发展了从简单易得原料出发合成高价值分子的新途径。练仲课题组也实现了机械化学与压电材料的结合,利用压电材料在外加机械应力作用下转变为内部电荷的性质,开发有机合成反应新方法。报告结束后,练仲和与会人员与练仲教授积极深入交流,并就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探讨。
报告人简介:
练仲,四川大学教授。曾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200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导师为洪然研究员(上海有机所);2012年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导师为施敏研究员;2015年在丹麦奥胡思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Troels Skrydstrup教授。2016-2018年在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Bill Morandi课题组(现ETH)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5月至今,四川大学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通过机械化学手段探索新的化学反应以及新的反应机制。独立工作以来,以最后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含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 Angew. Chem. Int. Ed. (7篇)、Advanced Science (1篇)、ACS Catalysis (5篇)。受邀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