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1-05-20浏览次数:11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南阳市淅川县的水利设施、移民新村等,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并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引发我校干部师生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赵国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全面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持续加强创新药物、绿色化学、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奋力谱写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校长常俊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心厚爱,对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殷切期望,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全校师生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中原大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发展内涵,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将“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认为,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非常关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多次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让身为中药材研究者的自己,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药宝库”的含义,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研究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古老的中医药学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为乡村振兴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尽我所能把中药材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走进大中小课堂,促进中药材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河南省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明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首先来到医圣祠,了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随后又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考察当地艾草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体现出他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做为一名奋战在豫产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方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保护好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及产业化基地,做强做精做大中药农业的“芯片”(种子种苗),在中医药的源头把好种子种苗质量关,为“药材好,药才好”奠定基础,为我国中医药的健康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主任于飞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考察时表示,总书记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态学教师,我备受鼓舞,今后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争当生态保护的先行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依托我校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平台,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及南水北调沿线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守好万顷碧波贡献师大力量。  

环境学院冯精兰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让我们这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老师们倍受鼓舞。”他表示,我们一定会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记责任使命,潜心科研,围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需求,立足黄河流域区域发展,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实用技术研发,攻克技术难关,提供技术支撑;潜心育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为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水产学院副教授张曼谈到,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我所在的水域生态学团队一直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的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将更加聚焦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科研工作,确保工程优良水质供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沿线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玉洁表示,南水北调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实践中形塑的精神文明成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彰显,集中表现为:大国统筹、人民至上、创新求精、奉献担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将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奉献担当精神,更好地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环境学院研究生魏闪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这为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我们要不断深化对环境污染成因的科学认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科学问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让青春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党委宣传部 肖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