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2025-03-04
    近日,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各画种评审工作已圆满结束。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齐全、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省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汇聚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综合材料等十多个画种的佳作。美术学院在此次展览中表现突出,滑侨新、韩梦歌合作的艺术设计作品《青铜密码-青铜纹样信息可视化及文创设计》成功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荣获省级一等奖。6位教师的8件作品荣获省级二等奖,另有2件作品获得省级三等奖,入选作品总数达15件,包括学生作品9件,充分展示了美术学院师生的创作实力和艺术风采。近年来,美术学院致力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在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展览展演活动,力求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反映新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方面的不懈追求和对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此次多位师生作品入选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是美术学院坚持教学与创作并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水平,为培养更
  • 2025-03-04
    3月3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人民政府校地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签约仪式在美术学院举行。双方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党委书记郝思奇、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副镇长王露,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华锋、美术学院院长陈巍、美术学院副院长潘颖颖及专家团队出席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陈巍与郝思奇就小店镇“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展开专题研讨,并围绕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等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王露介绍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2025年度相关工作计划与目标,并表示将积极为美术学院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共同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美术学院专家团队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从乡村景观设计、文化墙绘创作、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校地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约,不仅是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小店镇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抓手。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地合作必将结出丰硕成果,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智慧
  • 2025-01-20
    为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有组织推进2025年度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提高美术学院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质量,1月20日上午,美术学院特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孟轲教授,对学院2025年度高级别科研项目选题展开论证辅导。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张继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华锋、院长陈巍、副院长潘颖颖、申报教师及学术骨干参加了论证会。会议由院长陈巍主持。陈巍代表美术学院对专家们的莅临与支持表示欢迎与感谢,就美术学院2025年度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的阶段性工作做了简要汇报。杨玉珍对美术学院上年度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2025年度高级别项目申报要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来布局谋划、有效动员、反复论证、严格把关,鼓励教师们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为个人和学院的发展积累更多丰硕成果,实现个人与学院的共同成长。张继汝指出一要强化科研意识,做到“应报尽报”,把符合申报条件的老师都动员起来,统筹推进,二要加强学术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时刻关注
  • 2024-12-23
    12月23日上午,校工会副主席任永利、校工会办公室主任贾建嵩、校工会文体女工部部长张万里到美术学院视察“文化墙”建设工作。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华锋、副院长潘颖颖等陪同视察并介绍了相关情况。任永利等在视察过程中,对学院“文化墙”及“科研工作坊”的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学院“文化墙”的建设工作扎实有效,设计新颖独特,充分展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文化墙”作为学院的一张名片,既是学院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又是学院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通过文化墙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形象,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师生员工不断追求卓越,为学院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华锋就“文化墙”的内涵建设、设计理念、材料收集、建设实施等情况作了具体汇报。此次美术学院“文化墙”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美术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院文化建设,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断努力。(美术学院 郭薇)
  • 2024-09-08
    9月7日,《职教论坛》编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吴学仕副教授应邀莅临美术学院,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学术论文写作”展开主题讲座。学院相关领导、学术骨干、青年教师参与了聆听。讲座由副院长潘颖颖主持。讲座伊始,潘颖颖代表美术学院对吴学仕的莅临表示欢迎与感谢。吴学仕首先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实证类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与优势。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实证类学术论文的标准结构,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未来研究方向和结论等部分,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AI工具来辅助每个写作环节。除了理论讲解,吴学仕副教授还结合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论文的方法论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讲座过程中,吴学仕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耐心解答了老师们关于AI技术在写作中应用的疑问和困惑,并鼓励大家积极尝试新技术,提高学术写作效率和质量。他特别指出,虽然AI工具发展迅猛、功能强大,但仍需科研人员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潘颖颖对吴学仕的精彩讲座表达了感谢,并激励参会教师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研究技术和工具,在高效利用技术赋能
  • 2024-06-28
    6月28日,我院特邀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永祥教授就“河南非遗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展开主题讲座。学院相关领导、学术骨干、青年教师参与聆听。讲座由副院长潘颖颖主持。讲座伊始,潘颖颖代表美术学院对丁永祥的莅临表示欢迎与感谢。丁永祥首先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重要性,强调了非遗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他详细介绍了河南非遗的丰富资源,指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非遗项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随后,丁永祥深入剖析了河南非遗的生存现状。他指出,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冲击,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失传和消亡的危机。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非遗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传承人也面临老龄化、断层化等问题。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让在座教师深刻感受到了非遗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非遗保护的困境,丁永祥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建议。他强调,非遗保护不仅要注重挖掘和整理传统资源,更要注重传承和创新。他建议通过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勤于思考、积极写作以及加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非遗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他也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非遗
  • 2024-06-0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和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河美术报社、河南日报社书画院联合苏州冰心文化组织开展“大美讲堂·艺术家进校园”活动,6月3日下午,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启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明松进行了一场题为《绘画写生与创作》的学术讲座。美术学院副院长潘颖颖、基础教研室主任牛向阳、公共美术教研室主任董明慧、大河美术报社相关领导团队、苏州冰心文化张安亮及部分美院师生参与了讲座。讲座由牛向阳主任主持。讲座伊始,潘颖颖、张安亮分别致辞,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马明松从创作、学习、写生再到创作四个维度进行讲解,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积累大量素材,从而拓宽绘画视野,提升自身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感受力。马明松重点分享了他在不同地方写生创作的经历,通过一幅幅精彩的花卉、风景和人物作品,讲述还原自己创作每一幅作品时的内心感受和写生趣事。他建议大家要常走出去采风写生,感悟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体味生命的真谛。他表示
  • 2024-06-05
    为进一步落实美术学院科研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昨日,我院特邀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余保刚教授就“新时代文艺研究工作的方向与着力点--从微观到宏观解读”展开主题讲座。院长陈巍,副院长潘颖颖、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及学术骨干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陈巍院长主持。讲座伊始,陈巍代表美术学院对余保刚的莅临表示欢迎与感谢,强调高级别项目的申报要以政策为导向、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希望大家通过此次讲座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余保刚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选题、党的文艺政策、新时代文艺观展开讲解。他指出,新时代的文艺研究工作应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果。他强调,科研工作要注重守正创新,要提升文艺原创力,要运用文艺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最后,潘颖颖对余保刚的精彩讲座表达了感谢,鼓励学院教师要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深入研究党的文化与文艺创新理论,努力发掘科研创新着力点。(美术学院 葛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