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5
    6月2日,应美术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林若熹教授在崇美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骨与没骨”的讲座,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副院长潘颖颖主持。林若熹教授的讲座围绕中国画创作展开,主要讲述了两部分内容:一、解读中国画发展的两条路径——“骨”与“没骨”,中国画中“骨”与“没骨”的定义、内容、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与影响;二、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对临摹与创作、主客观因素对创作的影响、创作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等作出阐释与解读。讲座结束后,林若熹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答疑,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学术讲座,使与会师生对中国画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为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未来的艺术创作开启了新视角和新思考。专家简介: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主持《白描研究》和《中国画水论》两项国家级课题;出版《解读传统》、《中国画线意志》等多部画册;作品《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幽香》入选文化部等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及《百年中国画集》;《握手中国》获批了文化部中法交流项目,并在中外进行巡回展出。(美术学院 文/牛金梁 摄
  • 2023-04-14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法、金石篆刻艺术的发展。4月13日,由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乡市书法家协会、新乡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于安澜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邀请展暨嵩晖印社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振乾、原河南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祝仲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三门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高山、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新军、原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张建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黎波等省内相关单位负责人、业界专家及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美术学院副院长王霄主持。于安澜先生1902出生于河南滑县,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1924年考入中州大学文史系,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于安澜先生曾任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音韵学会顾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原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
  • 2023-03-20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美育素养,丰富市民日常活动,使更多人了解到艺术魅力。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润童心”志愿服务团队于3月18日在金宸国际社区北门广场开展“社区青春行动”示范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由志愿服务团队精心策划,通过现场引导小朋友进行绘画、填充及制作,带领小朋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美术的魅力,并增加对美术的好感度,体会其中的韵味。活动现场,前来咨询体验的小朋友络绎不绝。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向前来咨询的小朋友提供服务及指导。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为打通少儿美育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做出努力。美术学院“美润童心”志愿服务团队秉承着“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课程带进社区,使更多人了解到美术的魅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团队的实践能力,展示了我院师生风采。(美术学院 党琳雅 魏静怡)
  • 2021-11-15
    为切实推进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沟通,推动中俄双方成员开展务实合作,“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第二届全体大会”将于2021年10月20日-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我校作为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发起单位,组织参加线下和线上交流及文艺演出活动。此次会议由系列讲座、交流研讨、文艺汇演等活动组成。美术学院承办讲座“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始未”。10月20日19时,美术学院于崇美楼活动室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学生线上收看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曹庆晖主讲的讲座——“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始未”。此次活动由美术学院国际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美术学院本科生学生代表参与。主讲人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介绍之后讲述了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们在油画基础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讲解了学员们各时期具有时代标志性的经典之作。此次讲座的收看使我院学生对于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始未有了系统的认识,激发了主动学习油画的积极性。(美术学院 石珂)
  • 2021-10-20
    2021年10月18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传真教授做《创作之旅》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美术学院院长陈巍教授主持。讲座中,李传真教授分享了她在不同阶段的创作手法和心得体会,她以早期农民工群体为题材《工棚》系列作品为例,细致介绍了画家如何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如何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相结合。新世纪二十年来,中国美术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出。接下来,李传真老师重点介绍了她在《夕阳欢歌》、《暖阳》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从色彩、造型和构成上分析了画面诸多组成因素,鼓励大家紧扣时代脉搏,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新的图式和技法表现。最后,李传真教授认真回答引起了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李传真教授的创作讲座深入浅出,激情励志,对我院师生下一步的教学、创作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李传真教授简介:曾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第三、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北省金奖。 (美术学院 樊文玺 张婧)
  • 2021-10-19
    10月18日下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孔新苗教授来我院讲学,讲座在崇美楼三楼报告厅举行,“国培”参训教师、美院师生共120余人参加,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陈巍教授主持。孔教授以《从“美术教师”到“美育教师”的三个提升点》为主题,围绕“美术教师”要担负的美育责任、需要突破的四个局限、两办文件中关于艺术教育评价的四个要点和新教育理念以及如何用新课程设计方法来落实这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孔教授从儒、道美学出发,通过对比中西差异,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认为我国的美育传统的核心是“礼乐教化、以美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美术教学的美育资源,美术教师必须整体掌握,增强对中国美育精神传统的理解。其次,孔教授通过解读相关文件,分析案例,总结出美术命题的3个基本依据,让参加讲座的师生直观地感受到培养学生“创意表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在座骨干教师在教学中走出传统三维目标,要在时间、过程和递进的环节中展开学习,用有限的美术技能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讲座完毕后,孔教授和现场“国培”教
  • 2021-06-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凝聚高校师生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高等院校教师书画作品展览暨第四届中原美术、设计学院院长论坛”6月17日上午9:30在我校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河南师范大学承办。论坛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大河美术报承办。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梅宪宾,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以及黄宗贤、顾平、丁中一、王彦发等省内外部分高校美术、设计学院的领导、专家教授以及美术学院的部分师生出席了开幕仪式。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与创作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学校美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凸显了总书记对学校美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在建党百年即将到来之时,举行此次活动,对于开创河南高等艺术教育新局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021-06-09
    2021年6月8日下午,河南大学史跃军老师应邀来我院召开学术分享会。分享会在美术学院教学楼三楼多媒体教室举行,美术学院2019级、2020级美术学专业和美术专业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分享会。会议中,史跃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多姿多彩的马赛克壁画镶嵌艺术,通过中西对比的方式让大家对这种艺术形式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史跃军老师从材料、应用场合等多角度分析讲解,介绍了石材为主,金银、玻璃等材质的形成的马赛克壁画,从多角度为大家讲解马赛克的艺术魅力。最后,史跃军老师通过展示、分析自己的作品,使同学们对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的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此次学术分享会,同学们对马赛克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拓宽了我院研究生的艺术创作视野,为我院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史跃军简介:史跃军,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2001年7月进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至今。曾赴意大利拉文纳美术学院专门研修马赛克壁画镶嵌艺术,2014年回国继续任教。壁画作品《一门兴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合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红军颂》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铜奖。(图/文 黄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