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6月18日上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政治学的四十年:议题设置与政治发展》的专题讲座,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与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桑玉成讲解了政治学的性质,指出政治学要做到“仰望星空”。他分析了政治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即构画人类美好的政治蓝图、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并指出要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桑玉成用生动鲜活的例子讲解了政策宽容度和容忍度,并对“一个良善的政治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了生动的剖析。他指出政治问题要在政治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报告尾声,桑玉成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就相关提问进行了细致的回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谢 天李广宇)
    2021-06-21
  • 6月17日上午,应我校水产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舜平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报告会在东区综合实训楼203会议室举行,水产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水产学院党委书记孔祥会主持。何舜平以“鱼类适应性演化与多样性基因组学”为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利用基因组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系统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古代鱼类适应陆生的特征演化、最古老鱼类全基因组测序探索鱼类的起源、深海鱼类极端环境适应基因组解析深渊环境中狮子鱼的适应性等多个研究成果,以及由他所提出的万种鱼基因组计划(“FISH10K”基因组计划)进展情况,并勉励与会成员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报告结束后,何舜平和与会师生就鱼类适应性演化、重要类群鱼类多样性研究问题进行了亲切交流。专家简介:何舜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鱼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欧盟项目
    2021-06-21
  • 6月19日下午,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获得者,南昌工程学院研究员陈宇炜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水产学院教师、研究生共计6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副院长孟晓林主持。陈宇炜以“河流健康评价”为题,围绕国内外主要水系,对河流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鄱阳湖为例详细介绍了河流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功能群等方面分享了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并提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过程中,需关注河流连续性、生物栖息环境的合理性等重要因素。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黄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生物类群选择、坝闸建设对河湖生态健康的影响、微生物能否用于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各层级指标如何加权等方面与陈宇炜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陈宇炜,南昌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河湖生态系统研究,“水生态环境”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际理论与应用湖沼学会和美国海洋湖沼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理事和江西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
    2021-06-21
  • 6月18日,博士后学术沙龙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中盐金坛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厦门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主办,由我校文学院承办。文学院院长赵黎波致开幕词。赵黎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来宾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她结合近期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的火爆出圈指出,所谓的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实际上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年代的复活。赵黎波预祝本次学术沙龙取得预期成果,为产学研的深入融合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现实指导。高校流动站合作导师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苏勇在致辞中对中盐金坛公司与文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博士后工作站要回归到学术上来,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把握好时间,利用好当下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加强与导师的合作交流,多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企业工作站合作导师代表、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国兴在发言中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的思考。他引用王阳明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和论
    2021-06-21
  • 为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师生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6月17日下午,应教育学部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水军教授在田家炳教育书院819报告厅作了题为《生活中的医学》的学术讲座。校长常俊标,教育学部党政班子成员、师生代表等一百余人听取本次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勇主持。张水军以一名医生、老师和长者的情怀,从认识自我、什么是健康、为什么要健康、如何健康等方面展开讲座,结合人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中常见病的讲解和预防,帮助师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张水军特别就性知识和性健康教育进行讲解,希望大学生们正视性问题并拥有健康的性心理。他呼吁广大师生平时要加强锻炼,稳定情绪,科学饮食,真正做到健康生活、健康身心并拥有健康人生。作为新药创新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常俊标在讲座互动环节,围绕他研究的抗艾滋病类新药进展,希望大学生们要重视性健康,加强防范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为抗艾防艾、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讲座最后,张水军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学术互动,就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专家简介:张水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
    2021-06-21
  • 6月16日下午,受我校商学院邀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二级研究员谷建全在学院119会议室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 “十四五”经济发展新走向、新战略、新特征与新任务”的学术报告。学院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聆听此次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杨玉珍主持。谷建全分析了“十四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他指出,“十四五”阶段,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城乡关系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发展红利由传统红利转向新兴红利。谷建全提出,在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进入绿色低碳发展阶段,进入双循环发展新阶段。他认为,与全国一样,河南省步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正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新起点上,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提速发展期,面临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难得机遇期。在分析“十四五”我省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基础上,谷建全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任务进行了全面解读。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与谷建全就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杨玉珍在总结中表示,谷
    2021-06-21
  • 6月17日下午,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钟海连教授应邀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思想道义”的学术讲座,师生代表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陈鹏主持。钟海连以“龙场悟道”历史事件切入,引出王阳明的思想观点和哲学修养。他从龙场悟道前的困惑和反思、龙场悟道的结论、阴阳龙场悟道与慧能黄梅悟道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打破对王阳明传统主观唯心主义的局限理解,重点论述了王阳明的思想转变历程,即由好道转向好佛最终回归本职向儒,强调“不要本末倒置,心安才能理得”的学习思想。钟海连举出大量例子与王阳明的真实故事剖析“致知”“知行合一”“去私欲”的哲学思想,论证知行合一的重要性。陈鹏对钟海连的分享表示感谢,并鼓励在场学生要践行知行合一,做到融会贯通。在学生提问环节,钟海连对学生疑问作出解答,并对此次讲座进行知识串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习能力。专家简介:钟海连,哲学博士,编审,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副秘书长,厦门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大学MBA兼职导师。贵州省智库专家,安徽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佛典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2021-06-18
  • “中华文明能够为传播学的发展带来什么?”针对这一问题,6月17日晚,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应邀在崇文楼506会议室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共生交往观: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的讲座,对这一问题展开系统阐述。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讲座从“如何理解‘中国’”为切入点,围绕“中国”是元传播观念的符号表征、“中国”是元传播观念的文化基因两方面内容,重点阐释了“中国”是一种倡导“共生交往观”的元传播符号这一观点。谢清果运用时空观、哲学观、历史观,强调“中国”观念中内含的“中道”智慧,体现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共生意蕴。他认为,当代我们要传播的“中国”观念,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共生交往观,是“中”通天下的新型“文明型中国”,发出“中国”声音,塑造“善”传播的中国、可沟通的中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会后,对于学生提出的中国文化如何向西方传播、如何阅读文献书籍等问题,谢清果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学生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屈会超对谢清果的分享表示感谢。他强调,谢清果提出的观点为师生打开了一个传播学的新思路,能够激励同学们在日常读书学习中不断理解传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打造中华文化特有的传播符号,推动传播
    2021-06-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