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6月17日下午,应学校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天树先生作了题为“甲骨部首、说文部首、字汇部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进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并主持会议。文学院负责人及古代汉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集体聆听此次讲座,另有师生300余人在线观看此次讲座。黄天树通过比较许慎540部与岛邦男164部,评判二者的优劣,得到三点新的认识:第一,不同时期汉字体系的部首定义、数量和编排方法是不同的。第二,说文部首兼用独体字和合体字。甲骨部首以独体字为主,设立少量合体部首。第三,甲骨部首与说文部首既有“一部对一部”又有“多部对一部”。第四,拼音文字依据音符(字母)检索,音符(字母)数量少又有固定的排序,方便检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黄天树整理出商代甲骨部首240部,主要是独体形符,并就其数量的控制、排序的先后阐述其理由,指出不同时代、不同字体使用的部首的数量大致维持在240部左右,最终确定甲骨部首240部并加以排序,以方便甲骨文字的检索。专家简介: 黄天树,1949年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古文字学家,第5、6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
    2020-06-20
  • 6月1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国明教授受法学院邀请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地方立法问题研究”的线上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法学院于庆生副院长主持,共近300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沈国明以地方立法问题与地区居民生活的联系为切入点,通过举例强调立法不能脱离群众,应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真正做到解决人民问题,实现地方立法目的。随后,沈国明以“老年人公交车票如何免费的两种方法”着重论述了地方立法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如何解决公共问题角度,延伸到公共问题为什么发生、如何通过立法手段更好的解决问题。整个讲述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最后,沈国明向大家阐述了我国地方立法的意义,教育引导同学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持续丰富自身的法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讲座结束后,沈国明在线与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坚定了努力学习法学理论的动力,令大家受益匪浅。(法学院 王月娇)
    2020-06-16
  • 6月12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受邀于腾讯会议进行了“合规管理与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的线上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共近300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左卫民以当下热议的多个时事案例为引,强调现代企业合规问题的重要性,随后结合实务,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合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左卫民强调要把完善合规做为底线规范的基础功用,并以《民法典》为例,简明扼要地说明应加强发挥合规的正向保障功能。最后,对于企业如何防范应对法律风险,完备合规体系,左卫民提出四个方向和建议。整个讲学过程,理论与实务充分结合,国内与国外制度细致比较,采用大量详细精确的数据来阐明相关问题,堪称学术盛宴。讲座结束后,左卫民在线与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此次讲座不仅使同学们认识到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培养了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也为此后法律职业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法学院 王钰磊 王月姣)
    2020-06-16
  • 6月12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思斌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作了一场题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主持。讲座中,王思斌围绕后疫情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从“社会治理创新:我们的时代任务”“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新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揭示了加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社会工作要主动与政府的总体部署相协调,集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完善社会治理,共同解决疫情中积累的问题。最后他强调,社会工作体系要符合中国实际,走向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满足人民要求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讲座结束后,王思斌与学院师生互动交流热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本次交流有助于学院师生以全新的视角、专业的态度看待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社会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增强青年学生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同时,交流会的顺利进行有利
    2020-06-15
  • 6月12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高闯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作了一场题为“塔勒布超越:应对突发性危机的三维分析框架”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中,高闯教授从“安全边际”“企业韧性”“云端信仰”三个方面充分诠释了塔勒布的“反脆弱结构”,构建了新的危机应对的三维分析框架,提出了企业家应对危机应具备的三重境界。他首先介绍了安全防御的“筑坝”“杠铃”“赋能”三大策略,引用华为“备胎计划”、小米的“3B原则”等实例,为企业提供了以守为攻、攻守兼备、以攻为守相结合的底线思维。随后,他通过旁征博引和构建模型讲解了“物理学韧性”、“塔勒布韧性”、“巴顿韧性”三种企业韧性类型。他认为,企业应该通过积累有利的非对称性,并采用“杠铃”策略,增强“塔勒布韧性”,从而在突发性危机来临时实现塔勒布超越。最后,他指出企业家应该具备云端信仰的高线思维,树立发展伟业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信仰。高闯教授渊博的才学储备和深度的逻辑框架深深吸引了各位师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知识盛宴。本次报告会结合疫情期间企业发展状况,提出了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的分析思路和
    2020-06-15
  • 6月11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徐祥民教授受法学院邀请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线上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于庆生主持,共近300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徐祥民从“黄河流域整体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须战胜严重的环境损害、推动“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法制建设三个角度出发,讲述了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原则遵循、目标追求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聚合,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并从实际出发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黄河流域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徐祥民在线与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此次讲座使同学们意识到黄河流域整体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了生活在黄河流域周边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 (法学院 王月姣)
    2020-06-12
  • 6月8日下午,应商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少安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作了一场题为“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的作用点”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骨干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线上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中,黄少安从“为什么讨论该问题”“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中国产业政策评估”“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何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解读。在理清平常对产业升级认识的误区后,他指出“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内生于要素结构和要素升级”,并深入剖析了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含义。他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存在“财政补贴等优惠常被骗取”和“产业政策趋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恶性竞争”两方面的问题。最后他强调,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在于保护自然要素和积累公共物资、人力及技术资本。黄少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专业的分析视角深深吸引了各位师生,报告会上互动交流热烈,气氛活跃,体现出学院师生虚心好学、勤思善问的优良风采。本次报告会立足我国发展实际,让学院师生对产业经济有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帮助大家用更清晰的视角、更深刻的理解来正确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并对宏观经济及政府行为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为广大师生看待产业升级提供了全新
    2020-06-09
  • 1月6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肖振军教授来我校访问并作了题为“flavor physics, CKM matrix and CP viol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物理南楼511教室举行,物理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肖振军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基本粒子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弱相互作用中夸克混合的CKM矩阵来源,弱相互作用在CP变化下的性质,介绍了关于CKM矩阵和3个幺正相角的实验测量结果,B介子和D介子弱衰变中CP破坏的研究的最新进展等。肖振军的报告深入浅出,语言生动,不时迎来现场师生的掌声。报告结束后,肖振军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最后肖振军教授将自己签名的著作赠送给现场师生。专家简介:肖振军,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学省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物理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被聘请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Nucl.Phys.B”“Eur.Phys.J.C”“
    2020-01-0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