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8月6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平台做了题为“《国标》与外语类专业多元发展”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教师、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同仁500余人参与在线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主持。讲座中,孙有中指出,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国标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基于学科定位,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后,孙有中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切入,深入地对《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针对外语类专业发展的现状,孙有中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路径,包括立足专业课程建设、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关注课堂教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发展,保障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国际化、高层次外语类专业人才。讲座结束后,孙有中与师生在线进行了互动,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通过此次讲座,师生对外语类专业的长远发展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推动我校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外国语学院 张军民)专家简介:孙有中,
    2020-08-06
  • 6月29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家勇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作了一场题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的讲座。学院骨干教师、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本次讲座。讲座中,胡家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制度基础为切入点,回顾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它所带来的TFP难以持续提升、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等一系列问题。在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后,他从创新、绿色和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他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制度基础为幕布,同时结合今年出台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从“建立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政府的作用”四个方面强调了“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基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讲座中,胡家勇旁征博引大量数据以及专家观点,深入浅出,并结合当下时事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报告会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实情,加强了学院师生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
    2020-06-30
  • 6月26日下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毅鹏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作了一场题为“后疫情时期城市社区网络治理的展开及其限制”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主持。讲座中,田毅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别就“概念界定及背景分析”“疫情爆发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升级”“后疫情时期社区网格治理的深化及限制”“几点讨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刻讲解,提出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他认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务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针对社区网格化的研究落后于实践、学术研究与基层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他强调要结合社区工作者的实践经验,采用动态观点理解分析网格化现象,完善社会治理网络体系。讲座结束后,田毅鹏与学院师生互动交流热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此次讲座为学院“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研究学术交流会”系列讲座的第四讲,有利于促进师生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特点,增强师生后疫情时代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
    2020-06-28
  • 6月24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二级教授彭华民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作了一场题为“基于抗逆力框架的国际社区抗疫行动”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主持。讲座中,彭华民围绕“国际社区抗疫行动背景”“抗逆力的三个理论视角”“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志愿者行动”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她从国际社区抗疫行动背景切入,以自身经验为引,从多个视角详细讲解“抗逆力”这一概念,进而提出国际社区行动抗逆力这一主题。根据Norris抗逆力模型,她引出社区抗逆力及抗逆的社区的概念,并强调中国的抗逆力在于中国的韧劲,中国是个大国,韧劲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对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志愿者行动,她从“专业团队与督导”“政策倡导与行动倡导”“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与组织”“链接国际LASSW资源”等方面进行讲解,并提出从健康、链接、生计、服务、资源五个方面开展国际社区服务,增强社区抗逆力,构建兼备抗灾力和灾后恢复力的抗逆社区。讲座结束后,彭华民与学院师生互动交流,并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
    2020-06-26
  • 6月23日,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作了一场题为“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制度短板及改革要点”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高中建主持,学院4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聆听。讲座中,关信平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分别就“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困难群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脆弱性” “重大突发事件中困难群众保护制度建构的意义和问题”以及“加强重大突发事件中困难群众保护制度建构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细致解读。他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真实处境,提出加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对困难群众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并对现行制度中困难群众保护的“制度缺失”及其后果进行分析。针对加强重大突发事件中困难群众保护制度构建的问题,他强调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弥补法制短板,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中困难群众保护的行动体系,完善预防性救助与服务。讲座结束后,关信平与聆听讲座的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此次讲座为学院“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研究学术交流会”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有助于促进师生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新特点,同时有助于拓宽
    2020-06-24
  • 6月22日下午,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治学之道与研究方法大家谈”系列讲座在线上开讲。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建军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殷企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维屏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本次系列讲座采取线上模式,使用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同步直播,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主持,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以及国内学界同仁共计9028人参与线上讲座。聂珍钊首先做了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的讲座。他分析了理论的基本特点,指出理论不同于思潮,并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为例,详细阐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如何用于解读文学作品。聂珍钊指出利用伦理选择、伦理教诲、伦理环境、伦理语境、自然意志、自由意志、人性因子等这些术语解读并理解文学,就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和批评文学的方法。刘建军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为题开讲。他围绕阅读的分类、学术阅读的主要任务、学术阅读的过程逻辑与方法选择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学术阅读的方法论,强调学术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殷企平以“治学的境界和节奏”为题,从詹姆斯、哈代和乔治•艾略特的四部小说
    2020-06-23
  • 6月19日下午,应文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做了题为“晚清: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时代的开启”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相关教师及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讲座中,关爱和以西方报刊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国内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形象地把报刊比作“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渠道”,并着重介绍了中国人第一次主编的报刊。他以维新变法代表人物梁启超为例具体阐释了晚清报刊所建构的文学空间,描绘出了“新文体”的魔力。在分析“五四”《新青年》崛起的条件时,关爱和教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特别强调它是晚清报刊文学发展的产物。讲座进入尾声时,关爱和推荐在场师生阅读《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鼓励师生对报刊文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讲座结束后,关爱和与师生进行线上互动,对师生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专家简介:关爱和,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中原文化名家、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文化与文学转型研究,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军人物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文学史》《从古典走向现代》等。(文学院 王佳佳)
    2020-06-22
  • 6月19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瑞龙在腾讯会议平台作了一场题为“‘六保’可持续性的关键是保市场主体”的学习讲座。学院部分骨干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本次讲座。讲座中,杨瑞龙提出“六保”中的“稳就业、保民生”是当下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并以此为核心从“稳就业、保民生”的两个主体”“保市场主体的两种方式”“形成稳就业、保民生的长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解读。在分析了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之后,杨瑞龙深入剖析“六保”政策提出的原因,强调当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就业、保民生,从而稳住基本经济局面。讲座最后,他指出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形成稳就业与保民生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杨瑞龙教授深入显出,引用丰富的例子让到场师生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到场师生们受益匪浅。讲课结束后,参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展现了学院师生虚心深思、勤学好问的优良品质。本次报告会立足疫情当下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深刻分析了“六保”的必要性,以高阔的眼光为激发企业活力提供策略道路。同时将学院师生带入国家热点问题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2020-06-2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