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应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深圳理工大学殷勤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手性胺不对称合成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实训楼1611报告厅进行,由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白大昌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平原实验室的师生参加。
殷勤教授的报告主要手性胺的不对称合成展开。在研和已上市的手性药物中,超过60%含有手性胺或者氮杂环。尽管手性胺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大多涉及到含氮底物的预制备以及保护基安装、脱除操作才能得到药物制备过程中的高价值中间体——手性伯胺;此外,在合成含连续手性的氮杂环方面也没有通用的方法。过去几年,针对光学纯手性伯胺和多手性氮杂环直接获取困难这一难题,殷勤教师课题组以不对称氢化为手段,采用“铵盐参与的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和“基于动态动力学拆分(DKR)的芳香杂环不对称氢化”为主要策略,在手性伯胺、氮杂环高效合成以及手性药物合成工艺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与殷勤教授积极交流,并就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人简介:
殷勤,现任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 长聘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 研究员(兼职),2025年国自然青B(原优青)获得者;2021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人才。荣获2025年ChemComm Emerging Investigator;2023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以及2021年度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目前是《有机化学》和《中国化学快报》两个期刊青年编委。
2009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导师:李金恒教授),2014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导师:游书力 院士)。2014-2017年,在德国“洪堡奖学金”支持下,于柏林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导师:Martin Oestreich)。2017年6月-2021年6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2021年7月加入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任课题组长,2025年7月晋升为长聘副教授。迄今为止发表论文50余篇,通讯文章30 余篇,包括JACS, Angew,Nat. Commun.等。先后主持国自然青B及面上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人才引进计划”等多项基金。目前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有机合成化学及其在药物制备以及新药发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