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通知

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张计才发布时间:2025-09-11浏览次数:10

各教学单位: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化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教督〔20211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和《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师大教〔2019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教学单位成立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督促和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选派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

二、确定选题

教学单位要认真组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保一人一题。论文选题应注重实践价值,鼓励基于教育实践、专业实习、工程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其比例应不低于50%选题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特点,文献综述题目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导教师是选题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小组应严把选题关。202592817:00前各教学单位把选题信息录入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提交材料202592817:00前提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小组名单电子版。

三、开题答辩

教务处统一组织开题答辩,并安排现场督导。学生须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附件1),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过程中需做好答辩记录(附件2)。选题质量较差的毕业论文(设计),须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参加第二次答辩。

提交材料20251015日前提交开题答辩教室安排电子表(附件3)。

开题答辩时间20251018-19日。

四、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应加强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过程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准备、撰写进度和写作困难,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提交中期检查表(附件4),指导教师应及时审核,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督促与检查。

中期检查时间2026112-16

五、论文查重

论文初稿经指导教师在线评阅并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查重。

检测范围:2026届本科毕业生和辅修学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检测时间:首次检测,2026422-24日;第二次检测由各教学单位自行安排,于2026429日前完成。

结果运用:首次检测总相似比≤20%者,视为论文检测结果合格,进入专家审阅环节;首次检测总相似比介于20%-60%者,须限期认真修改论文,经指导教师在平台审核同意后,再次检测总相似比≤20%者,视为论文检测结果合格,进入专家审阅环节,再次检测仍不合格者,取消本次答辩资格;论文首次检测总相似比≥60%者,取消本次答辩资格。引用率为0AIGC检测高风险的毕业论文(设计),修改后进行第二次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专家审阅环节。所有检测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均须延期进行答辩。

材料提交:2026429日前提交《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结果不合格名单汇总表》(附件5)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

六、专家评审

评审时间2026430-58

评审要求:(1)盲审:从检测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随机抽取不低于5%的比例进入专家盲审环节。近两年存在抽检问题论文的教学单位比例提高至20%,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盲审,盲审费用由教学单位承担;(2)未抽中盲审的论文,各教学单位要组织集中安排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专家审阅工作。专家应从论文选题、专业能力、论文质量和写作规范等方面认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论文管理系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家评阅表》(附件6)。

结果运用:(1)专家评审同意答辩,学生按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修改说明》(附件7),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参加论文答辩。(2)专家评审不同意答辩,学生需按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修改说明》(附件7),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专家再次评审,通过者,参加论文答辩,仍未通过者,需要延期进行答辩。

材料提交:510日前提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家评审不合格名单汇总表》(附件8)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

.论文答辩

答辩时间202659- 15

答辩安排:原则上在教务处统一安排的教室内进行,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报备。

答辩要求:答辩过程要注重质量,杜绝流于形式,决不允许问题论文答辩过关,答辩小组要做好答辩记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附件9)。答辩结束后及时进行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录入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结果运用:答辩未通过的毕业论文(设计)需要修改、指导教师审核和再次查重,延期进行再次答辩。

材料提交:答辩结束后,各教学单位及时统计答辩情况,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汇总表》(附件10),务必明确以下三种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答辩人员、未参加答辩人员、答辩成绩为及格或不及格人员,并于2026516日前提交附件10的电子版及签字盖章的纸质版

八、终稿上传和检测

终稿上传: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学生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并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提交论文终稿,同时核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内的论文题目、关键词、论文类型等信息,确保与终稿一致。

终稿检测:指导教师审核后,各教学单位统一开展论文格式、数据论证、逻辑条理、文献综述、常识错误、选题匹配度、研究深度等方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修改完成后,学校将进行学术不端检测。终稿总相似比超过20%、引用率为0AIGC检测高风险的学生,取消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九、成绩评定和工作总结

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按指导教师评分(60%)、专家评审(20%)和答辩成绩(20%)计算,各部分评分保留两位小数,最终综合成绩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制:优秀(90 分及以上)、良好(80-89 分)、中等(70-79)、及格(60-69 分)和不及格(60 分以下)。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完成成绩评定后,导出《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附件11)(打印一式两份,盖章后分别装入学籍档案和论文档案)。2026516日前,完成教务管理系统成绩(五级制)的录入工作。

工作总结2026526日前,提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附件12)和《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阶段评价指标体系》(附件13)的电子版。

十、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

评选时间2026517-522

评选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组织开展2026届校级优秀学士论文遴选的工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将从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中依规推荐),各教学单位按不超过专业人数4%的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篇优秀本科论文(设计)须由3位专家推荐,并填写《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家推荐表》(附件14)。

材料提交各单位于2026519日至21日公示推荐名单,填写《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设计)汇总表》(附件15),202652217:00前提交附件15的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

十一、AI质检协助

为进一步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学校引入格子达AI质检系统,具体安排如下:

1.首次全校查重阶段,将同步生成AI质检报告,指导教师和学生可以参考修改。

2.终稿检测阶段,再次生成报告,同时依据教育部抽检要素进行评分。对评分低于60分的毕业论文(设计),建议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重点核查,提前筛选潜在问题论文。

十二、过程监督

教育部要求所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上传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并按不低于2%的比例随机抽检。学校对“存在问题毕业论文”的处理,按照教学事故相关规定执行。各教学单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核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学术规范、意识形态以及论文查重情况。对存在抄袭、数据造假、代写等违纪行为的学生,一经认定,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计,并依据《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予以相应处分。

所有电子版材料请以“单位名称”命名,并按时间节点发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工作邮箱:shijianke204@163.com 

附件.zip

                                                                             教务处

                                                                                                          202591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