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号,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重庆大学张学锋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Floquet Engineering in Optical Lattice Clock”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张学锋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光学晶格时钟在前沿应用中的重要进展,然后介绍了他们课题组通过时间周期驱动对奇异哈密顿量进行量子模拟的系列工作,包括通过双调制干涉Floquet模式和在浅光晶格时钟中实现赫兹级拉比光谱。最后讨论了光晶格时钟在量子光学实验中的实现方案。报告结束后,张学锋与我院师生就光晶格时钟在理论和实验方案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张学锋,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06年山西大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学士,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随后分别在德国凯泽斯劳滕理工大学和马普复杂系统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致力于利用强关联数值计算方法解决量子多体物理中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量子阻挫,超冷原子系统,量子模拟与量子测量。目前已发表论文25篇(其中包括一作和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 发表8篇)。(物理学院 秦 璐 张浩兴)
    2022-12-09
  • 为促进学院内部学术交流,加速经验传递和提高学院教师学术水平,12月8日,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九讲如期举行。学院新引进教师徐俊博士在线作了题为“马太和保罗的互文性研究:律法思想的比较”的学术讲座。百余名校内师生及省内外部分兄弟院校师生参会聆听。讲座由侯林梅教授主持。徐俊指出,马太和保罗的关系,一直是备受争论的话题。在公元1世纪,保罗曾去过罗马的很多地区,他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太的作品创作时间晚于保罗,地点可能是在叙利亚地区,从时间和地点来看,马太可能知道保罗的思想。但是,在马太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到保罗的名字。之前的学者并未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徐俊则以互文性理论为支撑,从律法的视角,对保罗和马太的律法思想进行了比较,并对马太对律法的要求是否是为了回应保罗的思想进行了探讨。通过此次讲座,聆听者对马太和保罗的律法思想有了清晰的认知,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科学思维。据悉,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博士论坛系列讲座将由近三年新引进或毕业的博士教师陆续开讲,预计12月底结束。(外国语学院 刘予辉)
    2022-12-09
  • 12月8日晚,应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周文玖教授通过云端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阶段性发展及成就》的学术讲座。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三百余人参加。报告由院党委书记李峰教授主持。周文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进行详细梳理。他认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中,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具有奠基石的意义;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是初步形成阶段的标志;毛泽东关于历史和史学工作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指针。从时间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非常活跃的时期;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学科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21世纪后,在守正创新的原则下,提出了新的命题,那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周文玖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提出三点建议:强化史学理论的独立地位;加强古今、中外史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创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新概念、新范畴,在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话语体系方面下功夫。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讲座主题踊跃提出问题,周文玖做出精彩细致的解答。知史以
    2022-12-09
  • 12月8日晚,山东大学张树铮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之“百年华诞·学术专场”,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山东方言和河南方言关系说略”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副教授孙志波主持。张树铮围绕“山东方言和河南方言关系说略”的主题,从山东与河南的关系、山东中原官话和河南中原官话的差异、研究两地差异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以高元钧、马金凤、崔兰田等前辈为例,指出山东与河南是地域相接、习俗相通、连枝同气的关系。张树铮针对山东中原官话和河南中原官话的鼻音韵尾鼻化、复合元音的读法和阴平的调值演化等八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详细阐述。他通过东明和长垣行政区划的演变和东明地区内部存在“子变韵”的事例,提出研究两地方言的差异的过程中,应注重分析省级行政区划和历史演变对方言特征扩散的影响。在讲座互动环节,张树铮对引起音韵变化的原因、某些特殊地区的音变现象和次浊音归阴平还是入声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强调在语音层面,各要素、各类成分的扩散强度是不同等的。孙志波对张树铮的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张树铮的讲座结合实际,对方言的研究突破了行政区划,开拓了视野。同时,本次讲座为学院研究河南方言和山东方言之间的关系指
    2022-12-08
  • 12月7日上午,应环境学院邀请,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璋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重金属危废资源化处置的探索之路”的线上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期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曹治国主持。林璋从含铬纳米渣制约氯酸盐行业的瓶颈问题出发,讲解了如何通过晶体调控、生长,实现重金属的深度分离和资源化。同时从环境地球化学-转型思索助力生命起源研究出发,讲述了课题组在探索普适、通用解决环境危险废弃物资源化问题的相关工作。报告中,林教授和大家倾心分享了她十几年来的科研心路历程,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指出科研工作要始终处于忧虑之中,同时要把忧虑变为不断奋斗的动力。报告会结束后,林璋与参会师生就重金属危废资源化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环境学院 张 鑫 武大鹏)
    2022-12-07
  • 为做好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做到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12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会在线召开。学院领导及符合申报条件的50余名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王清杰主持。会上,王清杰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性及意义、项目论证时间节点、任务指标分配和分组辅导做了介绍,并宣读了修订后的《外国语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办法》。院长刘国兵教授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了强调。他指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高级别项目是高校教师转变身份、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强有力抓手,是证明学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展示科研水平的靓丽名片,更是通过职称评审的金钥匙。他要求参会教师尽早着手,反复论证,以项目孵化论文,以论文支撑更高级别的项目,抓住科研的黄金期,使学术生涯不留遗憾。院党委书记赵成福从讲政治的高度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意义做了进一步阐释,号召与会教师向成功立项的同行、兄弟院校学习,保持好的态势、拿出强的气势、创造新的优势。会上,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两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姜士昌教授做了辅导报告。他结合自身经验,就
    2022-12-07
  • 12月6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做客“生命科学前沿系列论坛”,为我校师生作题为“科研项目申请的注意事项”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林金星从撰写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入手,讲述了科研项目的类别、评审过程及注意事项。并以反例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项目申请书撰写过程中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及创新选择中的常见错误,用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了申报科研项目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及规避对策。报告结束后,林金星就项目申请书格式、中英文文献引用技巧、科研项目管理等话题与参会师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本次报告内容实用,观点新颖,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生命科学学院 王 莹)专家介绍:林金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2021年任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现担任北京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科学》编委、《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BMC Plant Biology》副主编、《Plant Signaling Behavior》副主编、《F
    2022-12-07
  • 12月6日晚,旅游学院行知大讲堂·太行之声第十二期学术沙龙在腾讯会议上举行。本次沙龙活动由酒店管理系主任王晶老师主持,李伟副教授以《旅游数据调研过程的困惑与思考》为主题开讲。院长刘英基、副院长陶玉霞以及部分师生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王晶对李伟的学术背景、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李伟以“你对现有二手数据有信心吗”“你对自己调研的数据有把握吗”两个问题为开场白,从“数据到智慧”“旅游统计数据来源与困惑”“问卷调研的有效性和样本代表性”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上述两个问题,并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近年来在旅游数据调研中的思考和感悟。陶玉霞、陶舒婷、安传艳等就“旅游卫星账户”“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和智慧的提炼”“质性研究论文中容易出现的数据误区”等问题与李伟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晶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发言,认为李伟的讲座切中研究要义,充分体现了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做真学问的精神,既对全院师生的科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引导大家进行研究反思,“小问题、大意义,不追求研究技术和统计技术的先进性,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旅游学院 牛明铎 高一冰)
    2022-12-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