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至31日,由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主办、我校招生就业处承办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求真楼五楼东报告厅举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生涯发展教育处处长杨洪涛,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魏鑫,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开班仪式,省内20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我校各学院(部)院(部)长、教学副院长、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等260余人参加培训。聂国兴代表学校对各级领导、专家及学员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否高质量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检验这支队伍是否具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时代考题。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证明,在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抓好抓实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好的作用。他强调,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培养环节很关键。要推动高校从“按计划培养”转向“按需求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培养质量与岗位要求的深度匹配。教师要靠能力素质立身,做到“胸中有墨、脑中有策、手上有招、脚下有路”;要以实干实绩立业,真正成为学
  • 8月28日,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和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年河南省孔子学院中方合作机构工作交流会在我校举办。来自全省举办孔子学院和课堂的10所高校和中学的负责人、孔子学院管理部门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灵山,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杨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海明,副校长宋晔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河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华星主持。郭海明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国际中文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成果等。他表示,学校将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办好孔子学院和课堂,以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成效服务学校“双一流”创建。杨光代表河南省教育厅致辞,感谢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对我省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的大力支持,全面介绍了我省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工作举措、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并对全省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提出了要求。交流会上,赵灵山回顾了孔子学院的历史,阐述了基金会的宗旨使命和发展优势,指出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
  • 8月27日上午,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校区实验室大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省教育厅厅长别荣海,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高拓,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陈霞光,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兵,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平原实验室主任常俊标,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淑霞,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臧双全等出席。会议由河南师范大学校长、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平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郭海明主持。冯淑霞在致辞中对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厚爱和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两室”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创新药物研发关键问题,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学校将始终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着力将科技创新港打造成为师大育人育才、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将“两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将科技创新港建设成为产业集群的强引擎,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大担当,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刘兵代表新乡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
  • 8月27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水生所协办我校水产专业40周年致谢活动在实训楼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缪炜、党委书记解绶启,我校校长郭海明、副校长聂国兴出席仪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事处、我校发展规划处、水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仪式由水产学院院长孔祥会主持。郭海明在致辞中代表我校向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水产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指出,我校水产专业办学之初,中科院水生所无私援助办学的事迹已传为佳话,两单位间结下的真挚情谊日久弥坚。在中科院水生所长期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水产学科得以快速发展。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协同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中科院水生所深入合作,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推助中原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缪炜对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标志性成绩和水产专业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他表示,未来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实验平台、共享
  • 8月25日下午,在我校2025年新教师入职暨岗前培训开班仪式结束后,校长郭海明教授以“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为主题,在党校教室为我校178名新入职教师开展“开班第一课”专题报告。报告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主持。郭海明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的综合能力、持续健全立德树人的评价机制”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使命与实践路径,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郭海明指出,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号召教师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大先生”为标准,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六个下功夫”,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郭海明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强调,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良好品德修养、扎实知识根基、奋斗精神与健全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深
  • 8月25日下午,我校2025年新教师入职暨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在党校教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冯淑霞,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出席,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及178名新入职教师参加。仪式由杨玉珍主持。冯淑霞对新教师选择师大、加入师大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她围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德才兼备的好老师”主题,对新教师提出六点希望:一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做有理想的好老师;二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有道德的好老师;三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做有智慧的好老师;四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做有学识的好老师;五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做有爱心的好老师;六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做有追求的好老师。冯淑霞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做好各类保障,关心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成才;学院要营造教师安心从教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逐步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各位新教师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奋力答好“教育强国、师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共同谱写师大新百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杨玉珍在主持仪式时指出,全体新入职教师要尽快调整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快速融入学校、热爱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我校“烽火同心 大道同行”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统战工作史实展在东校区美术馆开幕。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良,河南省委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新乡市委统战部、牧野区委统战部、驻新高校党委统战部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老师,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成员、无党派人士、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志前主持。王玉良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本次展览是我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统一战线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举措,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通过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共御外侮的伟大历程。全校师生要将此次展览作为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统一战线历史课,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坚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与信念,增强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团结奋斗的精彩华章。本次展览以“烽火同心 大道同行”为主题,通过大量珍贵历
  • 9月1日上午,我校2025年挂职博士座谈会在勤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往届挂职博士代表,2025年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原农谷”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线挂职博士参加。会议由党校副校长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常晓丽主持。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段勃向主动支援基层、志愿到一线工作的挂职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即将赴任的挂职博士,他表示,大家要提高思想认识,融入新环境。坚持以主人翁的姿态留下来、干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挂职单位破解发展难题。要加强交流合作,务求新成效。架起沟通桥梁,积极协调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促进双方资源要素交流,催生一批项目合作成果。要严守纪律规矩,树好新形象。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把我校的优良作风带到当地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倡导者、力行者、建设者。会上,常晓丽宣读了2025年挂职博士到岗安排情况,并从到岗报到、工作要求、管理考核等方面对新挂职博士作出提醒。往届挂职博士代表张志鹏、徐世周、陈宁宁分别结合自身挂职经历,分享了心得体会和挂职建议。2025年挂职博士代表张曼、刘东华作行前表态发言。(党委组织部 汤
  • 8月31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带队前往科技创新港校区,看望首批入驻的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科技创新港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陪同慰问。走访期间,苗雨一行实地察看了学生宿舍、公共生活区域等场所,细致询问同学们在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并就住宿条件、生活设施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苗雨勉励大家珍惜优质科研环境,潜心学术、勇攀高峰,为新学期的学习和研究生活开好头、起好步。时值夏秋交替,学校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水果,以及防蚊用品等生活物资,表达了对研究生的深切关怀。此次慰问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学们表示,将不负期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学期的科研和学习中。(党委研工部 研究生院 冯 森)
  • 8月26日上午,由科技创新港综合管理办公室和党委学工部联合组织的2025级新生及家长座谈会在科技创新港召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保卫部、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校团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校医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首批入驻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和近400名新生及家长参加座谈。会议由党委学工部副部长蒋晋光主持。科技创新港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勇致欢迎辞,他围绕学校百年办学历史、良好社会声誉、服务国家重点需求能力和科技创新港建设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等部门与会人员结合科技创新港工作实际,介绍了本单位服务保障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在现场互动环节,针对新生及家长提出的学业和宿舍选配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答。会前,各学院辅导员和青春导航员组织新生及家长参观校园,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港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将结合工作实际,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体系,真诚回应家长关切,同心凝聚育人合力,切实做到“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党委学工部 刘 松)
  • 8月26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2025年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暨出征仪式在实训楼701报告厅举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白丽主持。仪式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焦克非对即将赴法执行我省首批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和赴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留学深造的学子表示祝贺,并结合实例就保持乐观心态、勤奋好学、安全第一、健康生活、传承文化等方面做深入讲解。院长董海为出国留学分队授旗,并希望同学们要聚焦学业,夯实根基;调适心理,融入环境;筑牢防线,守护安全。白丽带领同学们细致学习安全纪律承诺书,提醒学生严格遵守两国的法律法规和两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留白学生代表、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许亦飞发言,表示将牢记嘱托、直面挑战、刻苦求学,争做有情怀、敢担当、肯奋斗的优秀国教人。学院党委书记田小勇宣布2025年赴白俄罗斯“笃行”出国留学分队成立,表示出国留学安全是前提、勤奋是关键、团结是核心、良好习惯是保障、成才贡献是目标,期待同学们持续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成长成才的主动权。期盼同学们跨出师大校门、学高身正为本,负笈海外之际、常怀家国之情,在
  • 8月26日上午,我校2025年迎新工作协调会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会议并讲话。迎新工作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院(部)副书记、学工部全体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校党政办公室主任王宁主持。聂国兴指出,今年学校首次“一校三区”同步迎新,要提高站位、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一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根据新学生、新特点,塑造好学生的“第一印象”,针对新环境、新任务,强化跨校区协作,保障迎新期间学生“安心、舒心、专心”,积极探索“垂直管理、职能延伸、条块结合”的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规范高效的管理新标准。二是要精准破解新课题,切实提高工作针对性。把迎新作为“育人第一课”,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坚持一线思维和智慧迎新,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配合,确保工作有序衔接。三是要主动展现新作为,将迎新和三区办学作为新起点,推动主校区品牌活动向创新港延伸,开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新局面,及时排查隐患、回应诉求、完善预案,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对迎新工作方案进行解读,重点围绕新生接待、开学典礼、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等关键环节提醒注意事项。相关职能部
  • 河南教育宣传网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河南师范大学“烽火同心 大道同行”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统战工作史实展正式拉开帷幕。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良,河南省委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新乡市委统战部、牧野区委统战部、驻新高校党委统战部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老师,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成员、无党派人士、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该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志前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