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2025-04-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帮助学院教师了解智慧课程建设方向和最新智慧课程建设工具。4月29日下午,美术学院在学院党员活动室开展《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河南省运营维护中心岳盛楠老师主讲,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王霄主持。会议伊始王霄强调,智慧课程建设积极响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他指出,通过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课程能够为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创新。随后,主讲老师以“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智慧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特色,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该平台进行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我院教师在智慧课程建设实践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在最后的答疑环节中,与会教师针对智慧课程平台的使用进行提问交流,主讲老师认真逐一解答。本次培训为我院智慧教育创新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为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宝
  • 2025-04-26
    2025年4月25日,“在场——油画教研室小幅风景写生作品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美术学院前油画教研室主任唐亚教授担任学术指导,汇集了美术学院油画教研室13位教师近50件小幅风景作品,其中大部分为3月下旬油画教研室组织的“写生南太行”教学活动的现场创作。参展作品涵盖写实、表现等多种艺术风格,既有对山川草木的细腻捕捉,亦不乏对光影变幻的主观表现。教师们通过画笔将自然景观转化为情感载体,展现了写生艺术在观察维度、表现手法与创造思维上的多重价值。在同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唐亚教授、王霄副院长、张笑乾副院长与油画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写生的在场性”核心命题,就写生教学体系构建、图像时代创作方法论等学术话题展开深入讨论。近两个小时的学术对话既回溯了油画写生传统,又对高等美术教育提出了创新性思考方案。本次展览作为油画教研室本年度春季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示,既系统呈现了教师团队扎实的专业功底,也体现了油画教研室对风景写生与教学实践的重视。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敬请广大师生前来参观。(美术学院 郭锐)
  • 2025-03-18
    3月16日上午,美术学院特邀南京艺术学院顾平教授,就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专题辅导与论证。美术学院院长陈巍、申报教师及学术骨干参与了此次辅导会。会议由院长陈巍主持。讲座伊始,陈巍代表美术学院对顾平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顾平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深入剖析了艺术学科课题申报的核心要点。顾平指出,科研规划、学术积累和研究能力是申报成功的基石。他建议教师们要基于自己的前期积累和兴趣,结合学院的学科布局与学位点建设方向,以及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来规划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教师们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积累和研究能力,包括所在学科的知识、研究领域的知识、研究方法的知识以及文章写作能力等。接着,顾平以多个优秀的项目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其值得学习的地方,还细致地向与会教师传授了如何在学习生活中积累学科知识的方法。讲座结束后,顾平与教师们围绕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论文写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教师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此次专家辅导会不仅提升了教师们对课题申报的认识和理解,更为他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美术学院 葛坤)
  • 2025-03-07
    3月6日,美术学院举办202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专题辅导会,特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办公室副主任明巧玲、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办公室工作人员靳晴作申报技巧与经验分享。会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社科处副处长张继汝专程赴美术学院与专家会面。杨玉珍代表学校对明巧玲与靳晴的莅临表示感谢。她强调指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不仅是提升我校艺术科研实力、激发艺术创作与创新活力的关键平台,更是展示我校艺术成果、拓宽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后,她就我校艺术学科的建设方向以及高层次项目的培育工作,与专家们展开了深入而细致探讨和交流。辅导会上,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华锋、院长陈巍、副院长王霄、副院长潘颖颖,美术学院项目申报教师、学术骨干等参与聆听。会议由院长陈巍主持。陈巍对明巧玲与靳晴的莅临再次表示感谢。讲座环节,明巧玲首先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申报流程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解读,从项目的类型、资助体系,到申请、立项、结项等各个环节,她都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她特别强调,一个成功的项目申请,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清晰的思路外,还需要对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有深入的理解和阐述。申报辅导环节
  • 2025-03-10
    2025年3月10日,“形鉴万象·意拓八荒”美术学院2022级课程联展在学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绘画专业油画方向《装置艺术》《照相写实》《精微素描》三门专业课程的优秀作品,由王霄、徐夏林、徐宪、李培鑫四位专业教师指导。展览汇聚了23位绘画专业学子的50余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览以艺术中的“形”与“意”的辩证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艺术语言的多维表达。“形鉴万象”通过对世界的凝视与解构,展现了装置艺术的观念性、照相写实的极致真实以及精微素描的微观叙事;“意拓八荒”则通过精神向度的突破,将视觉语言融汇观念传达,引导观者在形态与意境之间漫游。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展示,更是对艺术本体的多元探索。专业课程展作为美术学院教学特色品牌,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还能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获得反馈与启发,进一步提升艺术感知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课程展览也展现了专业教师扎实的业务素养与言传身教的模范精神,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教师的教研相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0日,诚邀广大师生及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共同感受艺术的无限可能。(美术学院 吕秋阳 靳贵洋)
  • 2025-03-04
    近日,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各画种评审工作已圆满结束。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齐全、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省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汇聚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综合材料等十多个画种的佳作。美术学院在此次展览中表现突出,滑侨新、韩梦歌合作的艺术设计作品《青铜密码-青铜纹样信息可视化及文创设计》成功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荣获省级一等奖。6位教师的8件作品荣获省级二等奖,另有2件作品获得省级三等奖,入选作品总数达15件,包括学生作品9件,充分展示了美术学院师生的创作实力和艺术风采。近年来,美术学院致力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在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展览展演活动,力求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反映新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方面的不懈追求和对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此次多位师生作品入选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是美术学院坚持教学与创作并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水平,为培养更
  • 2025-03-04
    3月3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人民政府校地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签约仪式在美术学院举行。双方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党委书记郝思奇、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副镇长王露,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华锋、美术学院院长陈巍、美术学院副院长潘颖颖及专家团队出席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陈巍与郝思奇就小店镇“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展开专题研讨,并围绕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等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王露介绍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2025年度相关工作计划与目标,并表示将积极为美术学院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共同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美术学院专家团队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从乡村景观设计、文化墙绘创作、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校地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约,不仅是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小店镇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抓手。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地合作必将结出丰硕成果,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智慧
  • 2025-02-24
    画笔绘就思维之花,青春绽放梦想之光 ——“大梦浮生”2023级美术学专业创作思维训练课程展,将于2025年2月24日在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倩、张城铭老师指导策划,展览汇聚了145位美术学专业学子的200余件优秀作品,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油画、国画、水彩、综合材料、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梦想,用色彩诠释青春的激情,用创意展现对当代绘画的思考。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青春学子们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探索精神。创作思维训练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创新思维和绘画表达能力。课程以“打破常规,激发潜能”为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多元化的艺术语言表达自我,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多年来,美术学院坚持通过举办课程汇报展展示教学成果,深化学院“以展促学、以展促教”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此次展览不仅为学生们艺术探索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对弘扬美术学院优良的教学理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6日,敬请广大师生前来参观。(美术学院 石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