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1

  • 5月9日上午,我校2021年文化遗产活动月开幕式在东校区文学院西侧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党委宣传部、文学院、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梅宪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玉芳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幕式由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强主持。刘玉芳为开幕式致词。他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校在传统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校在连续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中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教学科研的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出自己力量。他鼓励广大师生勇敢地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重任,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保护的关键时刻,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幕式上,河南师范大学龙狮协会、武陟县冯丈村哼小车队、新乡县大泉旱船队带来了精彩的《舞狮子》《哼小车》《旱船舞》等表演; 师大学子和新乡市凤泉区小咚鼓表演队带来汉服舞蹈、器乐合奏、民族舞和小咚鼓等表演;河南师范大学京昆艺术研习社、武陟县稻花香怀梆剧团、新乡市京剧协会分别带来戏剧联唱、怀邦和京剧演唱,使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之美。本次文化遗产活动月以“了解非遗、宣传非遗、保护
    2021-05-10
  • 5月7日,我校开启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首批符合接种条件的1000名师生在致远楼完成第一针接种。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副书记陈广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治军到现场指导工作,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与此次工作。我校设立了新冠疫苗方舱临时接种点,并划分为候诊区、预检登记区、候种区、接种区、留观区、应急处置区,人员单向流动,科学化、人性化设置疫苗接种点位,提升接种效率。师生们携带身份证,佩戴好口罩,按照先学生后教师的次序排队候场,现场秩序井然。来自不同学院的志愿者全程引导,有效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在接种前,医护人员与师生沟通健康情况、既往病史、核对年龄等信息,告知接种注意事项,并作接种登记、签署接种知情同意书,建立个人接种档案。师生们遵照医务人员要求,在接种疫苗后,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离开。2017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朱锶敏在接种疫苗后说道:“我现在更有底气面对疫情,因为接种疫苗是目前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疫苗接种,为形成群体免疫屏障贡献力量。”来自2020级国际教育学院的王风然参与了此次新冠疫苗接种志
    2021-05-08
  • 5月7日上午,首届“卢锦梭师德楷模奖教金”暨第十四届“卢锦梭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我校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化学化工学院1978级校友、河南枫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冬青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卢锦梭教育基金”理事会成员,校友代表,获奖师生,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孟超主持。“卢锦梭教育基金”理事会秘书长王公轲介绍“卢锦梭师德楷模奖教金”及“卢锦梭奖学金”的设立情况以及卢锦梭先生生平和魏冬青校友简介。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罗红艳宣读首届“卢锦梭师德楷模奖教金”获奖教师名单,党委研工部部长许天心宣读第十四届“卢锦梭奖学金”获奖研究生名单。刘玉荣、崔艺馨分别代表获奖教师、学生发言。与会领导为获奖教师、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颁奖仪式上,魏冬青分享了自己与师大,与恩师卢锦梭教授之间的点滴往事。他情真意切地说到,在他心中,卢锦梭教授就是学术大师、师德模范。他希望获奖教师、学生珍惜这份荣誉,并把卢锦梭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一起为师大的文化传承努力。陈广文对魏冬青校友给
    2021-05-08
  • 为进一步拓宽干部师生的国际视野,5月6日,我校在物理北楼三楼会议室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主任记者、前驻巴基斯坦首席记者王琦为大家作了一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赵国祥主持,校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部分学院师生代表35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上,王琦以《巴铁值得爱》为题,结合自己5年的驻巴新闻报道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巴基斯坦的国土风貌、社会现状、风土人情、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以及中巴关系的战略走向,从中巴建交70年间的政治互信、高层互访、贸易往来、战略合作等方面诠释了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一件件鲜活实例讲述了对巴援建项目和人文交流项目对我国地缘战略的深刻影响。赵国祥在总结报告时强调,全体干部师生一要提高认识,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考量问题,思考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要发挥优势,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史上对外工作的宝贵经验,在人才交流、学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三要快速行动,积极加入国际中
    2021-05-07
  • 4月下旬,以“青春追寻红色路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旅游学院在此次比赛中喜获佳绩。此次大赛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浙江省嘉兴市委市政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承办,来自597所学校的3097支团队参与比赛。其中,旅游学院学生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参赛作品质量优、创意佳。在旅游线路设计组中,由2018级旅游管理双语(中英)专业学生胡晓荣主导的红鲤鱼队喜获一等奖,由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焦万鹏主导的星火红光小队、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李珂主导的young小队喜获二等奖。在旅游目的地设计组中,由2018级旅游管理双语(中英)专业学生刘冰倩主导的创逸红旅小队喜获二等奖。旅游学院师生对本次比赛高度重视,学生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浙江地区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本次大赛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党史国史教育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理想信念。(旅游学院耿妍郑焱文)
    2021-05-06
  •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对全省外事系统工作成效突出单位进行表扬的通报》(豫外委办[2021]21号)(以下简称《通报》),对外国语学院在“翻译河南”工程中的突出工作成效予以通报表扬。近年来,学院以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为我省外事翻译提供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研究中心在省委外事办领导下,负责起草《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研发“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在线查询系统”,并圆满完成《中华源·河南故事(文字卷)》的英文译写工作,为国际攀岩节提供全程口、笔译服务,受到主办单位的高度赞赏。我校将进一步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我校一流大学建设,为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和全省外事工作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外国语学院 刘予辉)
    2021-05-0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