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朱墨副教授/邱宗波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采后生物学技术》)上发表题为“Biocontrol potential of Bacillus velezensis against the postharvest pink mold rot in Citrus reticulata and investigations on some of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的研究论文。朱墨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俊聪为除导师外第一作者。
由Trichothecium roseum引起的粉红色霉腐病是导致水果果实贮藏损失的一种采后病害。这种疾病发生在许多采后水果上,包括甜瓜、梨、苹果、草莓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目前T. roseum引起的粉红色霉腐病已成为我国沃柑生产上常见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持续时间长,一旦暴发会导致沃柑大量减产,造成重大损失。化学农药防治T. roseum,不仅危害环境,同时使T. roseum产生抗药性,因此,T. roseum生物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发现,B. velezensis(ZM202201)能够有效控制柑橘粉红色霉腐病的发生,该细菌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真菌生长,包括产生拮抗代谢物、抑制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诱导宿主防御反应等。研究强调B. velezensis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防治剂,用于管理柑橘采后粉红腐病,并为收获后病害控制的可持续方法提供了新的见解。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5.113799
(生命科学学院 刘俊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