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吴文玲研究员、张蕾副研究员做客数学与统计学院“牧野格致”讲堂

发布时间:2025-04-21浏览次数:10


419日上午,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吴文玲研究员和张蕾副研究员在数学南楼107室分别为学院师生作题为 “对称密码设计与分析” 和 “Observations on the Branch Number and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SPEEDY” 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董乐副教授主持,学院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吴文玲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我国对称密码标准体系,重点阐述了序列密码ZUC和分组密码SM4等核心算法的设计理念、设计目标和特色;随后结合物联网、移动通信和隐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分析了密码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适配算法选择;最后,深入讨论了传统密码分析、自动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密码分析和量子密码分析的进展、问题和挑战。

张蕾副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低延迟密码算法的应用场景、应用需求和研究方向,重点解析了AES-XTSPRINCE(2012)MANTIS(2016)等代表性算法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分享了其团队在SPEEDY算法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对SPEEDY算法分支数和差分活跃S盒个数等指标的搜索与分析、SPEEDY算法全轮密钥恢复攻击等。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差分自动分析的辅助搜索技术以及Tweak的应用和Tweak-Schedule的设计。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算法抗量子攻击能力、实际部署中的性能权衡等问题与两位专家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学院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

吴文玲,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密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密码学报》和《电子与信息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对称密码算法设计与分析研究,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在人才培养方面,曾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优秀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张蕾,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密码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面向国家密码需求,研制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分组密码算法并得到实际应用,在多个算法征集活动中获得综合排序第一名。提出了反射攻击、分割分支数等新的密码分析方法和思想,研制了基于直接搜索的分组密码算法自动分析平台。针对GF-NLFSR、EGFN等典型分组密码结构建立了密码攻击模型,理论上全轮破解了TWIS、Four-Cell、PRINCE、SPEEDY等分组密码算法。累计在JoC、DCC、IEEE TC、FSE、Science China等国内外著名密码学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获得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密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

(数学与统计学院 毛永霞)